李浩直接带着孙强准备去产线上,这时安心也正好回来了。
“李总,你这是……”
“哦,正好,你也跟着一起去产线上看看吧。”
“好。”
安心什么也没问,直接跟着二人一起走向厂部。
走了将近十分钟,中途孙强接了个电话把一会儿的活给推掉了,李浩直接来了个现场报销,见李浩这么大方,孙强的情绪也高涨了起来。
十万一个月的稳定收入,对于孙强来说那真是相当不错的工作了。
给人搬东西用身体健康去换钱,短时间内也许是能够做到这个收入程度,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身体一旦受损,基本上就完蛋了,这是纯粹的拿青春去换钱。
做这种活可没有什么社保一说,顶多公司会买一下意外险,保障还是太差了。
来到产线以后,李浩直接找到一台没有开工的机器。
“编程操刀什么的会吗?”
“都会,我都学过。”
“行,这个先不管,那边有一台淘汰的老车床,你用这个机器给我按照这个零件的样子车出来。”
李浩递过去的零件是不锈钢的,精度很高,新机器利用激光校准以及其他的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才能够完成,老机器的精度不够,一般的车工是车不出这种精度的零件的。
除非是经验相当丰富的老车工,凭借他们对老机器的熟悉程度,也许能够车得出来,但是效率也会很低,肯定是不满足产量要求的。
所以,这些老机器都被淘汰掉了,李浩只是想试试孙强的实力,如果确实实力不错的话,李浩不会把他放在产线上面当个高级技术员之类的。
动手能力和技术这么强的人,当然不能够大材小用,得放在技术部做基础的零件模板设计工作,然后搞出样本来。
这样的人,十万一个月,不贵,甚至有点可遇不可求,李浩自己的车工水平不算高,技术研发部的那群大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又差,李浩急需一个能够把图纸和现实结合起来的人才。
当需要改变零件参数的时候,只需要让他立刻搞一个出来,就不用去弄编程什么的,这么复杂。
听说李浩带着人来到产线,齐总也赶紧带着人赶了过来。
“李总,你这是……”
“哦,我想给技术部招一个动手能力强的人才,这不是,带来做测试了。”
“哦,我们产线上有这么多的工人,他们的经验也很丰富,很多都是以前的八级工,难道不能够胜任这些工作吗?”
“八级工的技术当然是可以的,我并没有否认,只不过他们跟不上工作的强度了,我需要既能够懂设计又有扎实水准,随时都得准备工作的年轻人,明白吗?”
十万一个月,这个要求,孙强当然能够接受,再怎么也比扛麻袋搬冰箱什么的舒服太多了。
扛东西看起来很简单,但只有扛过的人才知道,水泥袋一袋基本就是五十斤,熟练的搬运工一般一扛就是两袋以上,肩上背上百斤以上的重量在爬楼的时候能够让人绝望。
李浩没有扛过水泥袋,但是在参加军训的时候,他扛过那特制的训练圆木,就那圆木的重量还是在好几个人分担的情况下都差点让他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