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车里喝酒 作品

第 204章 后宫阴私(第2页)

 宣帝听闻此言,如遭雷击,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双眼瞪得滚圆,满是不可置信。他的身体晃了晃,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踉跄着跌坐在龙椅上。他怎么也想不到,在这看似华丽尊贵的后宫之中,为了那至高无上的后位,淑妃竟会如此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将自已都搭进去。而自已,贵为一国之君,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戴了绿帽,沦为了他人的笑柄。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怒与屈辱,双手紧紧地攥着龙椅的扶手,指关节泛白,青筋暴起。 

 “此事,贤德妃可有参与?”过了许久,宣帝才缓缓开口,语气中满是萧索与疲惫,仿佛一瞬间苍老了许多。 

 李福抬起头,看着宣帝憔悴的面容,心中满是不忍。他深知陛下此刻的痛苦与无奈,但他更清楚,事情的真相必须毫无保留地告知陛下,否则后宫之中还会有更多如淑妃这般心怀叵测、算计他人的人存在,后患无穷。他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目前并没有明显的证据显示贤德妃直接参与了此事。不过,据奴才调查,前段时间,她与淑妃来往密切,时常私下会面,交谈甚欢。” 

 宣帝静静地听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听懂了李福的言外之意,贤德妃虽然没有直接动手,但以她与淑妃的关系,怕是在背后也推波助澜了一番。他心中暗自思忖,贤德妃和淑妃同为开国一脉出身的妃子,她们背后有着共同的家族利益,在这后宫之中,自然会抱团取暖,同心协力。开国一脉,这个在朝堂上已经权势滔天的势力,不仅妄图在前朝夺权,如今竟然还把手伸进了后宫,觊觎后位。好一个开国一脉,好一个镇国公,好一个贾府,他们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所有参与了此事的内侍,全部杖毙,对外称是照顾皇后不上心,以此堵住悠悠众口。另外,告诉淑妃,让她在宫中抄经为皇后祈福,在皇后身体未痊愈前,不得踏出宫门半步。传旨,因皇后身体不适,命贤德妃暂领后宫,后宫之事由贤德妃全权处理!至于那个太医,满门抄斩!”宣帝的声音低沉而冰冷,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无尽的寒意。 

 李福闻言,心中一凛,他立刻明白了宣帝的意思。陛下这是在不动声色地对开国一脉进行敲打,同时也是在试探贤德妃的态度。他连忙躬身称是,领命下去传旨。 

 宣帝看着李福离去的背影,又环顾着空荡荡的御书房,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身为一国之君,他不仅要操心朝堂上的大事,还要应对后宫中的勾心斗角。这些年来,他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日夜操劳,可换来的却是身边人的背叛与算计。他的心中满是杀气,暗暗发誓,这开国一脉势力已经过于庞大,威胁到了皇权,决不可再留,必须尽快铲除,否则后患无穷。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宣帝表面上不动声色,依旧照常上朝,处理政务,但实际上,他已经在暗中布局,开始了对开国一脉的反击。他先是不动声色地削弱了镇国公在军中的部分权力,将一些重要的军职换成了自已的心腹。同时,他还安排了一些亲信暗中收集开国一脉在朝堂和民间的种种不法行为,为日后的清算做准备。 

 而贤德妃在接到暂领后宫的旨意后,心中既惊喜又忐忑。她深知这是宣帝对她的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机会。如果她能够处理好后宫事务,赢得宣帝的信任,那么她在后宫中的地位将会更加稳固;但如果她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步淑妃的后尘,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于是,她开始兢兢业业地打理后宫事务,对宣帝更是百般讨好,不敢有丝毫懈怠。 

 而淑妃,在接到旨意后,她高呼要见宣帝。不过李福却是冷冷的说道“淑妃娘娘,陛下并没有治你的罪,只是让你为皇后祈福,怎么你有意见?” 

 “臣妾不敢。”淑妃连忙说道“只是祈福,也不用禁足啊。” 

 “陛下没有禁足娘娘,只是让娘娘专心为皇后祈福罢了。旨意已经传到,奴才告退了。”李福不再看淑妃一眼,这个女人此时已经是个死人了。 

 淑妃呆呆的看着被李福关闭的宫门,她做了什么,她心里清楚,可是皇上怎会查到,再有贤德妃怎会得了后宫之权,是了,是那个贱人出卖了自已,那个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