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车里喝酒 作品

第183章 问罪高棉

在一片肃杀的氛围中,大理城终被成功拿下。随着城门被轰然撞开,军队如潮水般涌入,混乱了长达两个月之久的南疆,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平静。尽管仍有部分叛军与蛮族人不甘心失败,在一些偏远山区负隅顽抗,但这对于大局而言,已无法掀起太大的波澜。

 南疆虽已收复,可本就穷苦的它,在历经战乱的洗礼后,变得更加千疮百孔。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城镇中满是残垣断壁,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就在这艰难时刻,邑州那些流放官员的价值得以突显。赵轩在朝廷派出新的官员之前,果断启用了他们。这些官员,或是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或是因官场倾轧遭人陷害,虽各有缘由被流放至此,却皆是怀揣真才实学之人。他们迅速投入到南疆的重建工作中,出谋划策,组织百姓开垦荒地、修缮房屋、恢复商业,南疆的民生很快呈现出了欣欣向荣之景。

 而邑州,幸运地没有受到战乱的波及。各类建设工程在有条不紊地持续推进,街道上工匠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再加上赵家商队不辞辛劳、日夜奔波,他们满载着货物穿梭于各地,使得邑州日渐繁华。当造船厂成功下水一艘八百吨的海船时,整个邑州都沸腾了。赵家顺势而动,动用海船与中原展开大规模贸易,甚至勇敢地驶向未知的海域,前往东岛探寻远洋的航线。与此同时,在邑州的兵工厂内,科研人员们经过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试验,第一门火炮终于试炮成功。那一声震天动地的炮响,宣告着军事力量的重大突破。随即,第一批次十门火炮便投入生产,并迅速装备了军队。有了新武器,自然要在战场上检验其威力。

 高棉蛮族竟敢贸然进攻南疆,如今他们便要为自己的行为承受战败的后果。在昆明城的议事大厅内,赵轩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大声说道:“为了南疆的长治久安,我意讨伐高棉,南疆所受的损失,将由高棉一力承担!” 他的声音在大厅内回荡,充满了不可置疑的威严。此刻,赵轩麾下兵强马壮,在战争与建设中,他提拔了多位有勇有谋的将领,他们各个摩拳擦掌,渴望在战场上一展身手。就连玉侯秦玉,也被赵轩的雄才大略所折服,自愿留在南疆听从他的号令。此时的她,正站在一旁,一脸痴迷地看着赵轩,眼中满是倾慕与追随之意 。

 赵轩在昆明城宣告讨伐高棉的决定后,整个南疆都行动了起来。他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出征事宜,两万大军在他的精心调配下迅速集结。士兵们身披战甲,手持利刃,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果敢,他们深知此次出征不仅是为了复仇,更是为了南疆的长久安宁。

 赵轩亲自挑选了麾下最为得力的将领,这些将领们在之前的战斗中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忠诚。他们围绕在赵轩身边,仔细聆听着作战计划,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在出征前的动员大会上,赵轩站在高台之上,目光扫视着台下的每一位士兵,大声说道:“将士们!高棉蛮族无故侵犯我南疆,让我们的百姓遭受苦难。如今,我们要让他们付出代价!我们手中的利刃,将为南疆的同胞们讨回公道,为这片土地夺回尊严!”士兵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士气高涨到了极点。

 一切准备就绪,两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出边关,向着高棉的阿卡姆邦进发。一路上,军旗飘扬,马蹄声震得大地微微颤抖。赵轩骑着一匹矫健的战马,走在队伍的前列,他的眼神始终注视着前方,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军队所过之处,百姓们纷纷夹道相送,他们期盼着这些将士能够凯旋而归,为南疆带来真正的和平。

 高棉方面得知赵轩率领大军前来讨伐,也迅速做出了反应。高棉君王调集了国内的精锐部队,准备在阿卡姆邦抵御赵轩的进攻。阿卡姆邦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高棉军队在险要之处布置了大量的兵力,企图凭借地利优势阻挡赵轩的大军。

 当赵轩的军队抵达阿卡姆邦边境时,便遭遇了高棉军队的顽强抵抗。高棉士兵们躲在坚固的防御工事后面,向赵轩的军队射箭、投掷石块。赵轩见状,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命令军队暂时后退,扎下营寨。他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经过一番讨论,决定采用火绳枪和炸弹相结合的战术。

 第二天清晨,赵轩的军队再次发起进攻。这一次,前排的士兵手持火绳枪,稳步向前推进。火绳枪发出的巨响和刺鼻的硝烟,让高棉军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在火绳枪的掩护下,后面的士兵迅速接近高棉军队的防御工事,然后将炸弹投向敌人。炸弹在高棉军队中炸开了花,一时间,惨叫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高棉军队的防线瞬间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赵轩见状,立即率领精锐骑兵发起冲锋。骑兵们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迅速冲破了高棉军队的防线,在敌人的阵营中左冲右突。高棉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纷纷四散逃窜。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赵轩的军队成功击溃了高棉军队的抵抗,占领了阿卡姆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