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蓝天 作品

第278章 文化复兴之路(第2页)

 “现在都讲究实用,学这些有什么用?”

 面对这种质疑,苏若曦亲自撰写文章,阐述传统文化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失去了它,我们就失去了灵魂。”

 为了培养更多的文化人才,他们改革了科举制度,增加了文化素养方面的考察内容。

 “这样才能选拔出真正有文化底蕴的人才。”

 在艺术领域,他们大力扶持传统的戏曲、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为艺人提供展示的舞台,资助他们创作新的作品。

 “艺术能够陶冶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然而,一些艺人在创作中遇到了灵感枯竭的问题,作品缺乏创新。

 “不能总是守着老一套,要有新的创意。”

 顾凌霄和苏若曦组织艺人相互交流学习,还邀请了外国的艺术家前来交流,激发创作灵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文化复兴初见成效。书院里书声琅琅,文化活动热闹非凡,传统艺术作品不断涌现。

 “感觉我们的国家又有了文化的气息。”百姓们纷纷感叹。

 但就在这时,新的问题出现了。随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一些外来文化的冲击让本土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

 “这些外来的东西会不会把我们的文化给冲淡了?”

 顾凌霄和苏若曦陷入了沉思。

 他们决定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坚守本土文化的根基。

 “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但也要保持自己的特色。”

 他们制定了文化保护政策,规范文化市场,防止不良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