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洞悉了众人的心思:“看来确实是苦不堪言啊。”
“唉,苍天无情,为什么这样惩罚我们百姓。”
陈平接着说:
“鉴于灾情严重,我会破例放宽今年冬季贸易。”
“凡是你所需要的物品,秦国都会尽力供应。”
一席话说出,使节们无不愕然,充满难以置信的眼光注视着他。
“雷侯,这是真的吗?”
“是否已经得到秦皇的许可?”
“我想为部落换取更多粮草和武器,可以做到吗?”
“需要交换什么?”
面对七嘴八舌的提问,
陈平泰然自若地回应道:“我国府库充盈,要什么有何不应?尽管放心。”
“但是——”
“既然我们以诚相见,望各位也能放弃小聪明。”
娄烦部使者尴尬笑言:“大人说得是什么话?我们从未想过算计秦国啊。”
陈平正色道:“难道不是么?从交易牲口的数量便可见一斑。”
使节们都感到无话可答。
最终一名使者开口表态:“牛马我们愿意提供,有多少需多少。三千马匹,二千黄牛都可以拿出手,侯爷你看可行吗?让我们坐下再详谈。”
看到各路使节都争相表露诚意后,陈平这才松一口气,
“贺兰部新获得三百多名西域舞姬,各个容貌出众,价格公道。”
“远方运来的香料如何?我带了一些供阁下查验。”
“这些羊毛编织的地毯能换多少粮食?”
“优质的毛皮定价是多少?”
厅内嘈杂如菜市场,喊叫声络绎不绝。为了争取足够的物资,使者们纷纷不惜一切地展示自家宝物。
“别急,别急。”
秦使刘远已经多次和草原人打交道,努力压低双手维持秩序。
“各位拿出了货物,秦国的东西还没有展示呢。”
“来人。”
刘远拍手示意,仆从列队而入,将各种琳琅满目的货品铺展在长桌上。金黄的谷粒像磁铁一样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是今年的新粮,颗粒饱满,看起来秦国今年丰收了。”
“我们想要购买更多的小麦和豆类,就算是旧粮也可以。”
“只有秦国的丝绸才如此精美,太可惜……”
“咦,那是皮革做的袍子吗?”
秦国内各类货品种类齐全,工艺精致,让众使者感叹其高雅大气。
嬴楚特地准备的皮革制品特别引起注意。
作为游牧民族,匈奴人深知这些皮革物品对于他们的价值,因而倍感好奇。
“请教一下,这皮袍是用什么皮做的?”
李成随意瞥了一眼,“大概是羊皮吧。”
匈奴使者惊讶不已:“阁下弄错了吧?鄙人在大草原行走数十年,从未见过如此柔软舒适的羊皮袍。”
“制作方式很重要吗?我记得这件羊皮袍的价格是一件二百五十钱。”李成答道,“各位若感兴趣,可以穿上感受一下,不妨试试。”
一个人犹豫片刻后穿上了羊皮袍,并站在门边吹了会儿风。从他的笑脸可以看出他对这皮袍十分满意。
“这羊皮袍比大羊还贵,但确实是物有所值!”
“一件袍子不仅仅是单张羊皮,秦国从来不亏待交易伙伴。”
白龙部落的使者问及本年的生羊皮价钱。
刘远回答道:“劣质皮几块钱一张,上等货十元一张,更好的还可以议价更多。”
一瞬间安静下来,众多使者的脸色复杂多变。上等生羊皮仅卖十元,可秦国的成衣却要两百多!
但他们迅速调整心态,毕竟鞣制、裁剪、缝合需要耗费人力和时间,何况成品的确优于粗制滥造的草原产品。
突然有人注意到边角堆着一小捆皮绳:“那捆皮绳什么价?”
“十块钱,”刘远毫不思索地回答。
众人轮流试着拉扯皮绳,确认其质量绝佳,结实又有韧性,心里泛起一种微妙的情绪。
草原以往向秦国出售的主要是皮革,今日情形反过来了,而且相似的价格买到更优质的商品。
随后的谈判交由刘远继续。尽管他的态度强硬,却也是有道理的。“每次遇到大雪灾损失惨重,牛羊全成废肉,无一值钱。物稀则贵,我出价合理并无压低之说。”匈奴人性格火烈,其中一人忍不住走向 郭忠:
“请问雷侯是否能找到更好的人商讨贸易之事。”他愤恨不已,“为何匈奴商品被评价不高,但秦国商品却价高无比!简直不讲道理!”郭忠笑着问道:“哪里不合情理呢?”匈奴使节气愤回应:“皮革药材木材都不值钱……”
“牛马自然值得重视嘛,秦国祖先曾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匈奴擅长饲养牛马,应当发扬这项技能。”
经过一番思虑,有两名使者作揖告别。
他们与中原商贸历史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