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常青888 作品

第220章 秘密(第2页)

 太子连忙搀扶起他:“你们平安归来就好!”

 “诸位辛苦了。”

 “今天应该好好摆酒为各位壮士洗尘!”

 然而,吴广等人的脸上并无喜色,勉强挤出一点笑容。

 那位显赫的贵人环顾四周,忧心忡忡:“吴广,你带回来的手下只剩下这么几个了吗?”

 吴广苦笑道:“王爷,在出征时有上百兄弟同行,可许多兄弟因医治不及相继离去,才剩下这几十人。”

 在出使途中,这些勇士曾经在侯府门前的酒馆内豪饮畅谈,立志要建立一番伟业。而今却变得这般落魄。

 “吴将军,他们为何都蒙着面庞?”

 太子轻声说道:“我愿见见这些英勇壮士的模样。”

 吴广面露难色:“殿下,他们在海路上遭遇了疾病,脸上留下了很多疤痕,容貌……有些不堪。”

 蒙头巾下的水匪们低垂着头,不知所措。吴广的脖子上也留有疤印,但他为了掩饰刺青,一向留长发胡须,因此不易察觉异常。陈平住在单独的房间,注意清洁卫生,感染得较晚,痊愈得较早,情况并不严重。

 “只有娘们才涂脂抹粉取悦他人。”

 “真男儿重在外形和建功立业,有什么不可示人的。”

 显赫的贵人上前一把掀开了一个水匪罩头的布巾。“别啊,王爷!” 话音未落,那狰狞的脸孔暴露在所有人面前,遍布暗红斑块,牙齿也弯曲变形。

 即使有了心理准备,贵人还是吓得差点再给他盖上去。

 “啊!”

 码头上围观的渔民和百姓见状惊呼四散。

 其他水匪连忙把蒙面紧紧裹住,生怕被人看到自己的丑陋。

 “殿下,怕不怕?”

 “不怕……我不怕。”

 太子极力维持平静的声音却不自觉颤抖:“微臣也不怕。”

 那位贵人平静下来笑着安慰道:“雪夜寒疆战骨横,孤忠万死亦不降。寄语路人莫掩鼻,活人香不及死人。”

 他拍拍其中一名水匪的肩膀,“你们寻来了许多宝贵的东西让大秦百姓不再受饿饥苦,这份功劳足以千古传颂。”

 见对方还是黯淡无光,贵人继续拍着他的背。“你看,那边来的可是太子殿下的仪仗队?”

 “那是……太子殿下的车队。”

 “那样的马车,将来你也拥有。”

 贵人指着马车上的皇家徽记询问:“看见那个标志了吗?”

 “看到了,是金灿灿的。”

 然而时至今日,想要抚摸它的那位兄弟已经离开人世,千金裘却幸运带回。每当想到这一点,项羽便觉得肩头沉重不已。

 “大王,请先收下这裘皮。”侍从恭敬地献上千金裘,“将军立下了滔天大功,不会在意这么一件小小裘衣的。”

 周围的官员默默观察着项羽的表情,心中感叹万分。

 秦皇尚未逝世,天下并未动荡。项羽和他的好伙伴在江泽中聚义,打家劫舍,生活得十分自在。如果不是那一场偶遇,以项羽的英勇或许可以带着这批人逍遥很久吧。

 “这……好吧。”

 “那我先收下了。”扶苏接过千金裘,也忍不住感到一丝愧疚。远航带来的伤亡不亚于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战士。如果能有更多人活着归来,他的心或许能稍微宽慰一些。

 韩信在一旁轻声问道:“叔父,我的母亲还好吗?”

 “拓儿过得怎么样?”

 李斯微笑着答道:“最近我都不敢登门拜访了。”

 “每次见她,都会不停地念叨:信什么时候回来呀?”

 “我已经告诉她船只逆流且载货甚多,不会走得太快。”

 “可是她总是不停重复这个问题,我都担心她等得焦虑不堪了。”他本想逗韩信开心,结果却看到韩信眼泪决堤,悲痛难忍,不断地擦着脸上的泪痕。

 “孩儿没能孝敬母亲,在她身边服侍,实属不孝子民。”韩信啜泣着说。旁边的扶苏也张口欲言却不知如何安慰。想起离别前的情景——韩母几乎用光了家中的布匹,为远行的儿子做了无数衣物。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别细缝密织,盼归切切。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这份感情格外浓烈深刻。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啊!你外出为了家族荣光,并无不孝。”扶苏轻叹了一口气安慰着说。“赶快回家见见你娘,她肯定会非常欢喜的。”

 韩信像是终于找到了发泄情感的理由一样,像个委屈的孩子一般放肆痛哭着。一旁的随从连忙让路给主仆二人回府,让出坐骑给韩信,一行人疾驰离去。

 “叔父,我娘可还安好?”韩信焦急地询问,“霜重露寒,她有没有感冒风寒?”

 李斯心不在焉地回答着:“都好,没什么问题。”

 忽然间他心头一震,记起了近来的另一件事,声音顿住了。

 最近韩信的母亲经常感到恶心想吐,特别闻到油腻的东西更甚。

 而当时柘儿出生之时,韩信可能已经开始记得这些事情了。韩信会发现这个秘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