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水美 作品

第167章 奔丧

 当钟元、老莫、影、何涛、阿塔拉、安德烈、安东、伊西斯

 乘坐隐形飞船降落在地球基地中心时,

 他们心中满是回到地球的激动与感慨。

 毕竟,他们在天王星球经历了太多,地球是他们心中真正的故乡。

 他们回到地球的时候已经是2060年的冬季了,

 地球已经发展得超乎想象,充满着高科技的气息。

 钟元心中急切地想见到家人,尤其是已经80多岁的老父亲。

 然而,命运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他刚回到中国北京基地不久,

 家里就传来了父亲离世的噩耗。钟元当场愣住了,大脑一片空白,

 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老莫和何涛在一旁也是满脸震惊,

 他们知道钟元与父亲之间深厚的感情。

 老莫拍了拍钟元的肩膀,沉重地说:“兄弟,节哀顺变啊。”

 何涛也低声说道:“钟元,我们陪你一起回老家处理后事吧。”

 钟元缓缓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悲痛和迷茫。

 在回钟元老家的路上,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钟元静静地坐在车上,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父亲的身影。

 他想起小时候父亲带他玩耍的场景,

 父亲那慈祥的笑容仿佛就在眼前。

 老莫打破了沉默,说:“钟元,我知道现在说什么

 都无法减轻你的痛苦,但你父亲肯定希望你能坚强面对。”

 何涛也接着说:“是啊,你还有我们呢,我们会一直陪着你。”

 钟元的嘴唇微微颤抖,低声说:“我只是后悔,我一直在外漂泊,

 没有时间能多陪陪他。哎!”钟元说着说着眼泪潸然而下。

 在湖南永州的农村,冬天的气息格外寒冷。

 钟元的老父亲去世了,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子

 以及他们家的亲戚朋友间。按照当地的习俗,

 丧事办得庄重而传统。

 钟元的老家是一座老旧的瓦房,院子里弥漫着哀伤的气息。

 在永州农村,许多家庭会提前为老人准备“寿材”。

 当老人病危时,就开始做一些丧葬的准备工作,

 如买好香、烛、纸钱、鞭炮、白布、缝制老衣、

 做好死后的铺盖等。人临死时,不能睡在原来的床铺上,

 而是躺在火炕边的地上,垫有稻草,

 家人和近亲陪在旁边一起“守气”。

 人亡即鸣炮三响以示“升天”,或者燃放鞭炮,

 目的是告知附近家族寨邻得知此人已“落气”,

 这也是报丧的一种形式。

 然后要为逝者进行身剃头、洗身、穿葬衣戴帽、

 日相(象征性地给去世者喂食)等程序,最后入棺。

 灵堂就设在院子中间,钟元的父亲静静地躺在那里。

 院子里原本充满生机的空间被灵堂所占据,

 黑色和白色成为了主色调。

 灵堂的中央摆放着逝者的遗像,周围环绕着白色的鲜花和蜡烛,

 烛光摇曳不定,仿佛逝者的灵魂在其间徘徊。

 亲人们都身穿着粗糙的麻衣,那麻衣的颜色暗沉,

 质感粗糙,就像一片沉重的乌云笼罩在他们身上。

 钟元一回到老家,先去拜见了自己的老母亲,她年纪也大了,

 老父亲一走,她的内心里感到更加孤独和悲伤,

 钟元的妹妹一直陪伴桌老母亲在里屋休息。

 钟元接着也披上了一身白色的孝服。来到了父亲灵柩前上香跪拜。

 老莫和何涛也一起看望了老太太,接着也跪拜了钟元老父亲灵位,

 完事之后,帮忙招呼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

 钟元兄弟姐妹他们头上戴着白色的孝帽或者扎着白色的孝带,

 长长的孝带垂落在身体两侧,随着人们的走动而轻轻晃动。

 地上铺着厚厚的稻草,孝子孝女们披麻戴孝,跪在稻草上守灵。

 按照当地习俗,他们不时地给前来吊唁的人磕头回礼。

 有的亲人眼睛哭得红肿,泪水还在不断地从脸颊滑落,

 打湿了麻衣的领口。

 亲人们或跪坐在灵堂前,或默默地在一旁忙碌着丧事相关的事宜。

 他们的动作缓慢而沉重,仿佛每一个举动都耗费了极大的力气。

 那些披麻戴孝的身影在灵堂的阴影里穿梭,

 形成了一种压抑而哀伤的画面。

 院子里回荡着低沉的哭泣声和哀嚎声。

 亲人们压抑着的哭声此起彼伏,像是一首悲伤的交响曲。

 偶尔还会有亲人们低声的交谈,内容大多是关于

 逝者的回忆和对

丧事的安排,声音中充满了疲惫和悲痛。

 风吹过灵堂前的白色幡布,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

 这声音在寂静的院子里显得格外突兀,像是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的低语。

 空气中弥漫着香烛燃烧的气味,

 那种味道混合着哀伤的氛围,钻进大家的鼻腔。

 还有一种淡淡的、难以言说的哀伤气息,

 也许是亲人们的悲痛情绪散发出来的,

 让整个院子都沉浸在一种凝重的氛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