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把握良机

 听到这话,公爷夫人愣了一下。 

 周围的人都认为,鉴于安国公将返回北方边疆的情况,柳氏应该会一同前往——毕竟不仅是她的儿子盛怀臣计划同行,还有她的妻女及孙辈已经在那儿定居多年。 

 而在艰苦严寒之地生活时,公爷已经习惯于与柳氏相伴左右。 

 留意到对方陷入了沉默,似乎正在思考某些问题,海裳决定再补充一句:“塞外地处偏远并且气候恶劣,在那里度过无数艰苦岁月的柳姨,应该留在京城里休养身心,享受应有的安宁才是。” 

 通过这句话,海裳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希望能够为那位长年劳累的女子谋求更好的安排。 

 这句话让国公太太眼前一亮——若能使柳氏滞留京师,便能更好地对她进行监视与控制。 

 这是一个既能解决问题又不显得太过刻意的方法,但要想真正实现这个计划,还得费一番周折才行。 

 当然,实现此计划不仅需要精细的规划,还必须说服老爷同意。 

 因此,她不得不考虑得更为全面,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在权衡各种可能之后,她的眉头不由自主地微蹙了起来,显然是对此感到有些头痛。 

 于是,她小心翼翼地开口试探道:“听说二小姐正适龄婚嫁呢,为什么不去到都城寻觅一个门当户对的好男儿?难道府上有意直接为她在边关订亲不成?” 

 她的话语表面上看似只是简单的提问,但实际上却巧妙地给出了一个可能实施的策略方向。 

 见对方已领会了自己的暗示,并未露出不悦或反对之意,海裳立刻意识到自己说到了关键之处。 

 为了避免冒犯贵人,她急忙解释道:“奴婢真是失礼了,不应该议论这些大事。但无论如何,不论是哪位将陪同公爷前往北境,我们都要提前做好准备,确保旅途无忧才是上策。至少要清楚他们各自的喜好,以便安排饮食,而厨房那边人员的具体名单也应尽快敲定才好。” 

 “你说得很有道理,这件事确是应当立即着手处理。” 

 听闻这番言论后,公爷夫人显然很是满意。 

 “梅嬷嬷,请即刻去唤翠鸣莺来。接下来关于挑选适合方子、安排料理之事,全部交由她负责吧。” 

 这样的决定意味着寻找合适的替代者已刻不容缓。 

 如何有效地阻止柳氏跟随队伍向北前进的事宜虽可稍后细谈,但眼前最紧要的任务则是尽快选定能够担当此重任之人。 

 想到这里,国公夫人发出几声温和轻笑,随后示意梅妈妈给温竹赏赐一件精致银饰,以此作为对她今日建言有功的褒奖。 

 从梅嬷嬷手中接过这份意外之喜后,海裳满心欢喜且感激涕零地行礼告退。 

 看着她远去的身影,梅嬷嬷嘴角带着笑意评价道:“温竹真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子,做事总能做到点子上。” 

 “确实如此,”公公夫人面带严肃地点了点头,赞同地说道,“我看得出她是真心希望柳氏不要轻易回到塞北去。” 

 闻言,一直陪侍左右的老妇人梅嬷嬷亦是低声道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