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故人

 孟妃兴味盎然地勾了勾唇,对深伏在地上的萧瑾安开口道:“抬起头来。” 

 萧瑾安从善如流,眼底流露出些许怯意,一副强自镇定的模样,映在孟妃深如寒潭的双眸中。 

 对于孟妃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野心家,卖乖讨巧的收效甚微,她见得多了,随随便便就能识破真假。 

 若是前世的萧瑾安,大抵会以一种不卑不亢的神情去揣度试探。 

 而这一世的萧瑾安也曾掌印六宫,明白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究竟对什么感兴趣。 

 在深宫之中,喜欢和厌恶都是催命符般的存在,没有人能保证一直喜欢和不断厌恶,人是时刻转变的。 

 但感兴趣可以适当延长任何感情,去争取转圜的余地。 

 从孟妃出现的那一刻,萧瑾安就感受到那一束冷刃的视线,悬在她的头顶上,伺机凌迟。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下手之人根本不在乎她知道与否。 

 那位宁公公因何跑到浣衣局去演那么一遭,萧瑾安早就好奇了,这位的手段倒是不一般。 

 “呵。” 

 孟妃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这丫头有几分伶俐。” 

 “留下吧。” 

 “是,”孟妃身边的大宫女走到跪着的萧瑾安身边,冷冰冰地宣告:“今后你便是挽月宫的人了,随我来吧。” 

 萧瑾安自然没得选,至少这一关是过了。 

 “谢娘娘提拔。” 

 她跟在大宫女身后,往挽月宫的偏院走去,身后的目光消失在门后。 

 留下来也好,她想。 

 自从知道了有关家人的消息后,萧瑾安重生的那份迷茫散去了,她不需要靠谁给她一个家,她本身就有自己的家。 

 这几日她依旧能断断续续地梦到那些有关家的记忆,一点一点,拼凑出她萧瑾安的来路。 

 所以谁能告诉她,她那么美好的家人和曾经,挡了谁的路,要她家破人亡,两世流离? 

 …… 

 大理寺坐落在风正寺的另一头,以皇宫为分界,一南一北。 

 北面的风正寺香火不断,神佛判心。 

 南面的大理寺卷宗满阁,网络善恶。 

 李楼风今日乌发高簪,官袍广袖,跟在一帮老头子身后显得格外英姿勃发,一下车就惹得不少女儿家侧目。 

 秦国公府的老管家如今五十有四了,一把老骨头还是硬朗得很,年轻时跟着秦国公上过前线,周身的肃杀气时不时就会蹦出来。 

 因此,府上治下颇有军纪之风,是京中头一份的肃整,一点内宅上下的腌臜事都没有。 

 以前老管家最头疼的就是家里的小三爷,国公爷没少揍,大小姐也没少抽,偏生这小世子皮实得很,隔三差五就能惹出些乱子来。 

 有这位爷在,府中也不好再称严明了。 

 “走吧,贺叔。” 

 李楼风跳下马车,不似从前非要和他并排走,或者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跟在自己身后。 

 老管家看着越众而出拾阶而上的小世子,在他越发长开的宽肩阔背里,隐隐看到了当年国公爷的影子。 

 李楼风没想那么多,他必须尽快在大理寺站稳脚跟,待大姐回来后,他要将一家老小全部送出,送到二哥身边。 

 大理寺卿迎门而出,方允才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十余年,脸上挂着镇北王见惯的官笑,拱了拱手道:“少卿大人今日上任,艳阳当空,真是个好兆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