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分兵五队
赵基难以入睡,以俯卧撑的方式,经历一阵剧烈运动后,入睡。 至于营中其他虎贲,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夜里可能会爆发战斗。 但都是年轻人,普遍未及弱冠之年,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纪。 今天又有羊肉加餐,打仗、械斗又是很刺激、提神的事情。 所以不怕他们打仗的时候睡懒觉,也就没必要通知这些人。 赵基睡意很浅,察觉屋内有人走动,当即睁眼,就见是杨吉,正小心翼翼捧着一套铁铠往地上放。 而贾逵就站在门口,见赵基翻身而起,贾逵也就入内,盘坐到赵基身侧的干草堆上。 杨吉识趣退出,并问:“屯长渴不渴?” “不渴,你守住门。” “是。” 杨吉应下,还整理了一下衣袍,想要转身出去,又觉得不怎么合适。 于是对着贾逵也拱拱手,后退两步才转身低头出门。 破旧门扇关上,营房内视线一暗。 赵基就问:“大兄,徐晃可更改心意?” “此人甚是圆滑。” 贾逵没什么好气:“王植与去找马都尉,他是真的想合众人之力去伐稷山盗。今日新来的敬文卿适才找七郎、卫仲坚,警示匈奴袭扰。王植粗鄙疏忽,至今无所察觉。” “不去管他。” 赵基最后问:“徐晃确认匈奴会从上游杀来?” “嗯,徐晃前两日还在襄陵募兵,期间就见有一股匈奴渡河潜匿于襄陵东南山壁。” 贾逵神情庄重:“若无意外,今夜这股匈奴会顺紫金山而来。” “明白了。” 赵基转身面对墙壁,拔出匕首就在土墙上勾画附近大致地图:“前几日我出营埋葬身故的同乡,见紫金山附近灌木密布,恐怕不适合大队骑士潜伏、行进。所以匈奴来袭,至多是潜匿山脚树林中,然后走大道奔袭营垒。最多分兵三股,行夹击之事,再留一队以应变。” 贾逵见他认真分析,也就观察墙上地图,片刻后,贾逵面无表情:“阿季,你高估匈奴了,以我之见,他们会在深夜结伴而来,突然鼓噪惊吓我军,并一起杀入营地。夜中分兵数股,配合作战……匈奴能做到这一点,也不会被鲜卑人驱赶至此。” 赵基疑惑看贾逵:“大兄,匈奴真这般不堪?” “确实不如稷山盗精锐。” 贾逵做出评价:“稷山盗中不乏京营吏士,人数虽少,却也懂得战术。而匈奴……战法大不如前。如今也是强在人多、马多,来去迅疾。若论攻坚、对垒,匈奴兵弱,军纪散漫,缺乏斗志。” “那我就放心了。” 赵基认真点头:“就当匈奴会分兵两股,一队冲营厮杀,一队观望接应。那么,我们的骑队就要一分为二。一队蓄势待发,追击时再出动;另一队做疑兵,一人持两束火把,伪作援兵,惊吓匈奴,使之生疑。” 赵基讲述自己的应敌计划,用匕首在墙壁上勾画疑兵队的运动轨迹。 贾逵认真观摩,如裴秀给他说的那样,他已经相信赵基隐居稷山时,跟稷山盗有交情。 参加过实战,所以知道该怎么配兵。 不管配兵的效果怎样,敢分配兵力制定战术,还弄的似是而非很有自信的样子,这说明赵基在稷山盗内部地位不低。 最不济,也是参与会议的小头目。 想要作为军事组织的头目,第一条件就是自信! 这也只是两人之间的讨论,真正配兵方案还要与裴秀、卫固等人一起商议。 至于王植,从确立五曹七屯框架时,王植就已经插不上手了。 赵基的配兵方案与自信,让贾逵也多了一些自信。 这里讨论完毕,留赵基在营房内穿戴新铠甲,贾逵则去找妻兄柳孚。 如果营地内迟迟没有防备匈奴的话,他们自会伺机撤离。 就连此刻,柳孚都准备好了行囊,丢弃了许多累赘。 夜里战斗不顺利的话,他自然会带着贾逵突围。 贾逵也不阻止什么,虽说赵基的神射、武力很强,也懂一些兵法战术,但自己的命不能寄托在赵基这里。 至于战斗时会不会主动撤离引发全营崩溃……到了那个时候再说吧。 反正贾逵不想死的无声无息,他还有家人要照顾。 能来应募虎贲,就已经对得起天子了。 等柳孚收拾好轻便行囊,贾逵才握烧黑的木棍在墙上勾画地图,重述赵基的配兵方案。 柳孚认真推敲:“他好大的胃口,挫败匈奴袭扰也就罢了,还要反咬。” 按着赵基的方案,全军分成五个战斗单元。 第一个单元就是赵基、西门俭这些斗兵,匈奴冲入营地后,就由斗兵上前厮杀。 第二个单元是守兵,守在各个小营区,隔着矮墙对营内骑马的人影射箭、投石、投矛或投火把。 第三个单元是监兵,以各县县兵为主,负责督战;若有匈奴骑士纵马跨墙跃入小营地,就由这些监兵负责围杀、清除。 第四个单元是疑兵,以不擅长骑战的郡北骑士为主,战斗爆发后就备战。 等反攻时,就跟随追兵出营,但不参与搏杀,而是向西北驻军营地、绛邑城方向运动,五里后点燃火把,一人持两枚火把,扮作援兵,惊吓匈奴,振奋己方士气。 最后一个战斗单元就是追兵,选郡北善于骑术的虎贲。 一旦斗兵、守兵挡住匈奴攻势,匈奴退离准备整队再战时,追兵配合斗兵一起冲杀。 而这期间,二十几名的疑兵队后撤,扮作援兵再往核心战场运动。 “分兵五队,这小子器量颇大。” 柳孚盯着贾逵画出的配兵图,想了想:“我觉得此战可行,卫固只知花钱邀买人心,裴秀、毌丘兴不过是奉裴茂、毌丘毅之命,这两人并不可靠。郡北各县危在旦夕,倒是可以引赵阿季为援。” 将吕布、张扬、张辽这些并州猛士放到他们十八岁、十九岁的时候,不见能比得上今日赵基的表现。 想要对抗平阳地区的匈奴,不需要多少兵力,有几十名骁骑就足够了。 真到汉胡械斗时,有这几十名骁骑为中坚,自然能聚拢许多力量,足以与匈奴对抗。 贾逵也觉得赵基适合做长久的伙伴,这个人敢于冲杀,这种身先士卒敢于搏斗的勇武精神太宝贵了。 不像卫固,花钱时很大方,可你影响卫家赚钱,卫家一定会弄死你。 裴秀、毌丘兴也是一样,都是以家里长辈的命令为行动准则。 不像赵基,赵基是真的可以自行抉择自己的命运。 就连事败后遁走匈奴……贾逵觉得这不像是笑谈。 围杀白波诸将失败,赵基肯定要跑,匈奴控制的地界,就很适合赵基这种人物。 为了平息白波诸将的愤怒,朝廷不介意牺牲几人。 裴茂、毌丘毅可以出来受死,参与其中的裴秀、毌丘兴也可以赔命,赵基的命更是不值一提,除了赵基没人会在乎。 这种情况下,赵基肯定会逃。 事败的话,他贾逵身为五曹之一的仓曹,肯定也要向北边跑。 稍稍有些见识的人都清楚,白波诸将缺乏底蕴,无法长久。 也就是手里抓着天子,各方投鼠忌器。 这次拼不过,逃跑就行了。 等白波诸将落幕,朝廷自会追叙前功,将你征召入朝,量才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