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第一衰 作品

第56章 再苦一苦百姓,罪名我来担(第2页)

 所有的希望都凝聚了过来。 

 “改稻为桑。” 

 这个词一出,可谓是一鸣惊人。 

 全场人互相看看。 

 乾隆一时没明白过来。 

 赵清廉解释道:“咱们的丝绸在内地一两银子一匹,西洋那边十两银子一匹,若是让江浙地区原本种植水稻的田地全部改种植桑叶,那么下季的丝绸产量必将大大增加。 

 届时我们出口给洋人的丝绸量必将剧增,赚到更多的银子。” 

 面对这个想法。 

 有臣提出了意见。 

 “这江浙地区的百姓都改稻为桑了,那他们吃什么?地里的桑叶吗?” 

 “不不不,我们完全可以多分给桑农一些利益,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从他们手里回收,之后他们可以用手中的钱财买粮食的嘛。” 

 乾隆捋了捋胡须,略微思索中。 

 身后群臣是纷纷吐槽。 

 “哼,馊主意,让百姓不去种粮食,一定会遭到天下人的唾骂的。 

 而且现在推翻田里的水稻,去种植桑叶,这不是缺心眼吗?农民会看着地里还未长成的稻秧苗被毁?种植那来年才有收获的桑叶? 

 无稽之谈。一定会有民怨的。” 

 赵清廉:“再苦一苦百姓,罪名我来担!” 

 眼下只有这么个法子,如果谁反对,那这难题就你来解决吧。 

 赵清廉甩手掌柜的态度,让群臣害怕,官场上,你可以附和,可以反对,可以提意见,但绝对不能出主意,这是最忌讳的。 

 这属于吃力不讨好,出了主意,成功了没你份,出了事,那一定有你份! 

 乾隆回眸看向自已身后的群臣。 

 “你?反对?” 

 “那你王蒙来提!” 

 “不不不,臣不反对,臣不反对,苦一苦百姓,再苦一苦也无妨。” 

 “刘堪,你呢,刚刚你也反对,朕听见了。” 

 “万岁爷,苦一苦百姓好,赵大人的法子好。这是最容易实现的。” 

 乾隆扫视一圈,目光落在哪个人身上,哪个就畏畏缩缩的和老鼠一样,拼命往后缩,生怕冒尖。 

 “好,现在都赞成了。 

 改稻为桑,立刻推行下去!” 

 乾隆没办法,他虽然不喜欢和洋人做生意,但他更不喜欢有人要夺他的江山! 

 噶尔丹兆慧眼巴巴盼着银子,后续还要消灭河南那三支异军突起的起义军十万人。 

 处处都需要银子,而且是长时间的。 

 打仗可不是一件快的事,需要旷日持久的僵持。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赵爱卿的这个改稻为桑之策,纵然会在初期损伤江浙百姓的一部分利益,可功大于过,利在千秋。 

 比起能够打赢两场战争,江浙百姓牺牲一点无所谓的。 

 老百姓也要有大局观,要有格局一些,不是吗? 

 “那在江浙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依朕来看,赵爱卿…” 

 “臣说过了,罪名我来担。 

 再苦一苦百姓。” 

 乾隆捋了捋胡须,由衷拍了拍赵清廉肩膀: 

 “你的付出朕都会记得的,你的忠君忧虑国之心朕明白。 

 好好干,和珅多病,汝当勉励之。” 

 这句话不由得让在场人咂舌。 

 皇上这是什么话?! 

 皇上这是暗示啊!赤裸裸的暗示! 

 随着乾隆离开,军机处的臣子们也都纷纷鱼贯而出,有难掩心中惊喜的一堆人,另有愁绪满脸的一堆人。 

 惊喜的是贪流一派 ,喜的是又有的赚了,赶快让下边人去江浙周围地区大量购买粮食,准备大卖粮食挣钱。 

 愁绪的是清流一派,愁的是江浙地区的百姓原本安康的生活即将被打破,鸡飞狗跳的日子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