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好事?(第2页)

 若有解决的法子,通城百姓也不至于多年始终如此艰难。 

 何况那些海贼全是那些大族养着,根本不是衙役们与百姓能抵抗。 

 沈逾白道:“孙同知可知,你我冲出困境唯一之法便是将通城治理好。否则,只会成为世家们的困兽,慢慢被蚕食殆尽。” 

 孙同知脸色一白。 

 通城终究是冯家等大家族的,他们如今瞧着像是立住了脚,实际却是凶险万分。 

 “大人的意思是?” 

 “不发军饷,百姓自发训练,抵挡海贼。” 

 孙同知张了张嘴,心想知州大人果真年轻。那些壮劳力需养家糊口,哪里愿意不拿钱做那等拼命之事。 

 沈逾白并未多言语,提笔写下一份告示,待吹干后递给孙同知。 

 待看完,孙同知抬头,满脸震惊之色。 

 旋即便是一喜:“下官这就去将此告示誊抄,张贴到各处。” 

 待人离开,周显从屋外走了进来:“大人便这般放心孙同知?” 

 “今日他能劝阻我,就知是真心投靠。我既费尽心力促成此事,就该人尽其用。”沈逾白道。 

 周显沉默半晌,方道:“大人放心,若他们果真闹出什么,我一刀斩之。” 

 …… 

 孙同知办事极快,不过两日,那告示便誊抄了上百份,从通城贴到各个镇。 

 当那告示贴出来,各处的百姓纷纷聚集。 

 城中的百姓是最先看到告示的。 

 “此时贴告示,莫不是要服徭役了?” 

 人群里有人说了一嘴,不少人的心就往下沉。 

 虽说通城冬日不算冷,可服徭役仍旧是极苦的。 

 吃喝都需自备,干起活来不可歇息,便是青壮去了,也是脱层皮,更有些人再也回不来。 

 今年通城先是遭受风雨灾害,又频繁有海贼来抢掠,导致青壮年几乎都外出谋生,留在家中的多是老弱妇孺。 

 此时告示贴出,便意味着会有不少因年纪大而无法出门谋生的老人要代替儿孙服徭役。 

 有人叹息一声:“老头子活到这把年纪也够了。” 

 又有人宽慰道:“服徭役前好好补补,兴许就熬过去了。” 

 并未有人应话。 

 家中已近乎揭不开锅,哪里还有银钱补身子? 

 张贴告示的衙役听不下去,朗声道:“知州大人怜惜你们房屋残破,无法抵挡风雨,要招人修建,若有意者,就去州衙报名,每人每月工钱为五百大钱。” 

 此话一出,四周响起一阵倒抽冷气的声音。 

 “真给钱?” 

 “怎么会为我们修缮房屋?” 

 “差爷您莫要唬我们。” 

 众百姓七嘴八舌,却并未有人动起来。 

 哪里会有给他们修缮房屋还给他们钱的好事? 

 衙役被问烦了,朗声道:“我骗你们作甚,不信大可找个识字的先生来读告示。” 

 人群骚动,一位文人挤上前,将告示看了一遍,失声惊呼:“真的是招工告示,一个月给500大钱!” 

 百姓们一片哗然。 

 衙役说的竟是真的! 

 “这等好事怎么会轮到你我?谁晓得这位知州大人打的什么心思。” 

 一个突兀的声音在人群响起,让大家为之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