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放榜

 此破题立意深远,若此文能承接上,必是一篇好文章。 

 待整篇文章读完,宋修伟精神已极为振奋,便又让阅卷官将此考生剩余六篇文章尽数找出,一一读完,感慨:“此子文采斐然,见识独到,却又心性沉稳,文章读之已有大家之风,当首荐!” 

 他已选出十九份荐卷,而此卷犹在它们之上。 

 在他看来,此卷该是《春秋》经魁,便是点为会元也并无不可。 

 不过《春秋》考生到底人少,端看另外四经人数多的有没有考卷更佳。 

 宋修伟心中生起一股担忧,便又找来此考生第二场第三场的所有考卷来看。 

 待看完,便是彻底放下心来。 

 此考生无论文章还是时务,无一不精,实乃是治国之才,他实在不信此届会试还有能压得住此子一头的人! 

 每房可荐二十多份考卷,再由主副考官定夺。 

 而“高荐”便是房考官首推卷,便是主副考官也会多加重视。 

 十八房一共荐了近四百份考卷,由副考官阅完,再由主考官最终挑出三百份考卷,再定名次。 

 往常总因病请辞的刘阁老,看考卷时却是精神抖擞,瞧那状态,便是再干十年也不成问题。 

 刘阁老看文章的速度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符,待近四百份考卷一一看完,他便半眯着眼皮,抖着嘴唇道:“我年纪大了,老眼昏花,你们挑出三百份考卷吧。” 

 副考官姜永平心里暗骂了好几句。 

 刚刚你看文章时可不像老眼昏花的样。 

 如今都将文章看完了,想来心里已经有数了,他若此时真的做主,定被这刘阁老给摆一道。 

 姜永平便道:“一切还得仰仗刘阁老您做主。” 

 副考官已然开口,其他十八房同考官更不会将事揽到自己身上。 

 刘阁老不再推辞,将最上面的一叠文章拿起来放到一旁,指着露出来的一大摞考卷对众人道:“那就取这三百人吧。” 

 姜永平竟不知刘阁老什么时候已经将落选的文章都放到了一处。 

 此时又暗暗庆幸自己退了一步,否则必要大大吃亏。 

 接下来便该是名次定夺。 

 其他名次倒是其次,五经魁的定夺就要紧得多。 

 刘阁老便问道:“大宗伯可有何想法?” 

 姜永平乃礼部尚书,永盛二十一年榜眼,自是能看出哪些文章好。 

 既作为副考官,自是有举荐的资格。 

 除了十八房同考官“高荐”的考卷外,他又选出了两份考卷。 

 刘阁老便让同考官们传阅,写下评语,再签上各自大名,很快便选出了五经魁。 

 能被选为五经魁,个个都是妙笔生花。 

 各考官喜好不同,自是有自己的偏爱。 

 好在还有第二场第三场。 

 尤其是第三场策问,决定了会元花落谁家。 

 刘阁老此次并未再问众人,而是直接点了其中一份卷子道:“此子见解独到,又实在拿出可行方案,将来入朝堂,必是务实派。” 

 此次竟不顾他人意见,连面子情都不做了。 

 不过以刘阁老的资历,倒是没人敢说什么。 

 …… 

 二十八便是放榜日,又因此时杏花开,因此乡试榜又被称为“杏榜”。 

 为了讨个好彩头,这一日各大会馆、客栈、举子们均会买来杏花,以期能上杏榜。 

 贩子们早早便挑着杏花走街串巷,四处吆喝叫卖。 

 沈知行也不免俗地买了三朵杏花,一人分一朵。 

 只是买完便很心疼:“杏花虽好,就是太贵了些,这一朵便要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