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毛琉璃

 “逾白身子如何了?” 

 沈逾白上前行了学生礼,恭敬道:“学生已好了些。” 

 徐县令状似随意地端起茶杯:“府试规矩多,你需提前养好身子才好。” 

 府试规矩多,县试的规矩就不算多。 

 也就是沈逾白在县试不讲规矩。 

 虽不讲规矩,徐县令仍旧给了沈逾白县案首的殊荣,便是徐县令的宽容。 

 这是想与沈逾白结善缘。 

 沈逾白听懂其中意味,朗声道:“县尊大人宽厚,学生才侥幸靠着温补汤水撑过县试。” 

 见沈逾白如此上道,徐县令心中甚喜。 

 以沈逾白表现出的才能,往后便是中举也说不准,与之交好总归比交恶强。 

 只是他作为县尊,又阻挠过沈逾白报名县试,总归拉不下脸来主动热情。 

 既然沈逾白姿态降低了,徐县令便顺理成章地关爱晚辈:“县试本就许苦熬,若让你因为少喝一口汤而晕倒在考场上,于朝廷也是一大损失。我已挑选你们的文章整理成册,往府城递了,知州大人该看完了。” 

 众人呼吸都是一窒。 

 旋即脸上难言喜色。 

 能让徐县令往府城递的,定然是他心中的好文章。 

 他们也算提早在知州大人面前露了脸,对接下来的府试大有裨益。 

 众人齐齐谢过徐县令,又闲聊了几句,等时辰差不多了,才齐齐告辞。 

 沈泽在不远处等着,四人坐上牛车后,他便赶车带着四人离开县城。 

 徐知县待几人走后,让下人将四人送的感谢礼拿上来。 

 前面三人他草草看了,都是些笔墨纸砚等常规的读书人该送的礼,并不稀奇,他也不放在心上,目光落在最后一个大木箱子上。 

 此箱子是沈逾白送的。 

 箱子极重,要两个人才能抬得动,定然不是笔墨纸张之类。 

 徐县令不自觉就想到沈逾白在考棚里炖的羊肉汤水,心中隐隐期待起来。 

 沈逾白心思缜密,该看得出自己对他做的那些吃食兴致极高,或许此次送的便是吃食。 

 在徐县令期待的目光下,木箱子被打开,待瞧见里面的东西时,徐县令呼吸急促,将美食抛诸脑后。 

 竟是整整一箱子的琉璃! 

 此琉璃虽不够纯净,却架不住有整整一箱子的量。 

 里面还有沈逾白的信,言辞恳切,总结下来便是:县尊大人忙于公务,用窗纸实在费眼,将此等毛琉璃当成窗纸装在窗户上,可使屋子亮堂。 

 徐县令读完信,拊掌:“善!” 

 沈逾白竟有此等巧思! 

 他也顾不得什么矜持,当即命人去找了木匠来,把窗纸换成“毛琉璃”。 

 待换完,整间屋子都亮堂起来。 

 徐县令只觉光是待在屋子里就愉悦,又时常将好友们请来屋中喝茶。 

 待人来了,徐县令请人坐在窗下,用琉璃茶具泡茶给众人喝。 

 开口便是“琉璃茶具泡茶到底更香些”,闭口又是“这屋子太亮堂也不好”。 

 众人面上附和吹捧,心中已是气得咬牙切齿,憋着股劲四处打听“毛琉璃”。 

 凭什么徐县令用毛琉璃,他们却要用窗纸? 

 这一找就找到罗二舅。 

 一时间,罗家湾名声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