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眠 作品

第56章 想去县学还来得及(第2页)

 “人若只知向外求,必定怨天尤人。县学之人再有背景身份,不能为我所用也是一场空。” 

 “同窗便是一层关系,往后能互相提携。” 

 沈逾白静静等沈鸿业说完,才问他:“你与族学甲班其他人也是同窗,还与他们是族人,你可有将他们当朋友?” 

 “他们大多要在家种地,我一生追求举业,注定不同路,如何成朋友?” 

 沈鸿业辩解。 

 沈逾白道:“你在县学那些有背景或才学过人的同窗眼里,又何尝不是如此印象?” 

 沈鸿业一张文气的脸被气得通红。 

 他实在说不出反驳的话,只得一甩袖子,怒气冲冲出门去朱先生的屋子道别。 

 因走得过急,并未留意到梧桐树下负手而立,神情复杂的朱先生。 

 透过窗户,朱先生看沈逾白端坐回桌前,捧起书字字句句诵读。 

 他何其有幸,能教导如此通透学生。 

 朱先生静静站着,树叶飘落肩头也未察觉。 

 等沈逾白背下篇文章时,朱先生才回了自己屋子,在门口见到等待已久的沈鸿业。 

 沈鸿业恭恭敬敬行了学生礼,交代了自己明日去族学的事。 

 朱先生静静听他说完,又静静看着眼前的弟子。 

 身子挺拔,身上带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勃勃野心。 

 人往高处走是应该的。 

 作为先生,他为弟子欣喜。 

 只是临别,他有几句话要说。 

 “须知立世之本是自身才能,入了县学更该勤勉敏学,切勿本末倒置。” 

 沈鸿业恭敬作揖:“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想到教室正刻苦诵读的沈逾白,朱先生心中有隐隐担忧。 

 如此聪慧通透的学生,以他的才学真能教导好吗? 

 若是耽误了其前程,他百死难以谢罪。 

 朱先生惴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