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随我奔赴萧关!”种江一声令下,亲率精锐骑兵,日夜兼程,向着萧关疾驰而去。一路上,人不卸甲、马不停蹄,饿了便啃几口干粮,渴了就捧一把河水,一心只为抢在金军之前抵达萧关。
终于,种江赶到了萧关。他顾不上鞍马劳顿,立刻登上城楼,俯瞰四周地势。只见萧关两侧山峦起伏,中间一条狭窄通道蜿蜒而过,是名副其实的咽喉要道。但此时的萧关,守军稀少,防御工事也略显单薄。
“马上召集所有军民,加固城墙,增设拒马、鹿角,准备滚油、檑木!”种江一边下达命令,一边指挥士兵搬运物资。
城中百姓听闻军情紧急,纷纷响应,青壮年男子扛起石块、木料,妇女儿童则烧水做饭,为守军提供后勤保障。一时间,萧关上下,一片忙碌景象。
与此同时,种江又向距离此地一百多里的驻军发出命令,叫他们时刻警惕禁军来犯。并派出多路斥候,深入周边山林,密切监视金军动向。只要金军稍有风吹草动,便能第一时间传回消息。
数日后,萧关的防御工事已焕然一新。高大的城墙被加固加厚,城墙上摆满了各种防御器械;城外的拒马、鹿角层层叠叠,犹如一道钢铁屏障。
种江站在城楼上,望着严阵以待的将士们,心中暗暗发誓:“萧关,我定要将你守得固若金汤!”
而此时,在清平城外,完颜宗望的副将蒲察石正指挥着金军佯装攻城,喊杀声震天动地。
而完颜宗望却率领大军悄悄的向萧关挺进,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计谋早已被赵凌识破,萧关那边,宋军已做好了充分的迎敌准备。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即将在萧关拉开帷幕。
御书房内,龙烛摇曳。孙鸣多端坐在案前,脸色凝重地翻阅着一份份加急战报,东路、西路与西北路的战事,如乌云般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
看到东路军与金军鏖战,虽凭借震天雷暂退敌军,但金军主力未损,大有卷土重来之势,皇帝眉头紧锁。
孙鸣多对李浚说道:“东路军虽勇猛,可金军悍不畏死,如此消耗下去,防线恐难长久坚守。朕需即刻调配物资,补充军备,方能稳住战局。”
西路种师道成功设伏,重创金军,孙鸣多面色稍缓,旋即又忧上心头:“种师道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用兵如神。只是萧关一旦有失,整个西北防线将危在旦夕。”
他目光炯炯,大喝一声:“李浚,速传朕的旨意,命种师道即刻调兵驰援萧关!”
当孙鸣多目光扫到西北路战报,得知宋军已提前察觉完颜宗望意图,在萧关布置防线,皇帝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欣慰:“朕的将士们,智勇双全!只是萧关之战,必将惨烈无比。”他深知,此役关乎大宋生死存亡,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沉思良久,孙鸣多猛地起身,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朕决不能坐视大金铁骑践踏我大宋山河!朕要御驾亲征,鼓舞士气,与将士们并肩作战,护我江山社稷,保我黎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