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红晨 作品

第119章 终于想起岳飞了

 随着稳步的进行,军队的贪腐现象逐步得到改善。各军指挥使、副指挥使以上的高官撤换半数有余。 

 再此期间,种师道西军的将领们已经在撤换掉指挥使的军队中逐渐站稳脚跟。 

 孙鸣多原本还担心西军一家作大的局面,可是他现在无暇担心这件事了。 

 据军报,金国出动五万多骑兵,开始对西夏的残余势力进行围剿。从大宋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金国想在吞并西夏后,从西北方向对大宋构成威胁。 

 金兵的铁骑在广袤的草原上扬起滚滚烟尘,所到之处,西夏军队难以抵挡。他们的战术凌厉且果断,先锋部队以重铠骑兵冲阵,撕开西夏防线的口子,而后轻骑迅速穿插,分割包围敌军。 

 西夏军队虽奋力抵抗,无奈金兵来势太过凶猛,很快便节节败退,战场上尸横遍野,局势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短短数日,金兵便如入无人之境,西夏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大片土地沦陷,军事重镇接连失守。 

 孙鸣多手中的战报好似有千钧重,他缓缓的抬起头,目光扫过下方一众大臣,心中忽然涌起一众不祥的预感。 

 “诸位爱卿,金兵此番在西夏如此迅猛得手,朕担心其狼子野心不止于此。如今他们在正面战场已看似布控良好,若转而挥师东进,从西北方向进攻我大宋,该当如何是好?”孙鸣多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 

 大臣们听闻此言,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大臣主张立刻加强西北边境的防御工事,增派兵力严守关卡;有的则提议与西夏商议联盟,共同抵御金兵的威胁;还有的认为应先派遣使者前往金国,试探其真实意图,再作定夺。 

 孙鸣多没有听大臣们的争论,他在思考。西北防线,虽有关隘重重,但现已将西军的主力调至太原一线。与金国对峙,虽说西北防线还有不少军队,但是多为一些杂军。诸多问题在他脑海中盘旋。 

 沉思良久,孙鸣多开口道:“加强西北边防之事刻不容缓。传朕旨意,即刻征调民夫,加固城墙堡垒,从各地抽调精锐部队,火速前往西北边境。” 

 他顿了顿,“同时,挑选能言善辩之士,前往西夏,看看能否与西夏达成合作,共御金兵。至于派往金国的使者,也需谨慎挑选,务必摸清他们的真实动向。” 

 然而,心中明白,这些举措或许只是权宜之计。金兵若是真的绕开北方的前线,而从西北进犯,还真叫人头疼。 

 宗泽、李浚、秦桧和宇文虚中躬身站在睿思殿中,孙鸣多缓缓地开口:“朕召你们前来,是为西北布防之事。如今金兵在西夏攻势凌厉,西夏恐难支撑。朕有意将种师道的西军回调一部分至原防地,然又担忧金兵对西夏只是佯攻,实则意在太原北线。此事关乎大宋存亡,诸位爱卿可有良策?”孙鸣多的声音低沉而急切。 

 宗泽率先出列,“陛下,臣以为种师道西军在西北抵御西夏多年,对当地地形和敌军情况最为熟悉。若将其部分回调,必须慎之又慎。太原北线关乎我大宋门户,防御万万不可松懈。但西北亦是重要防线,若金兵从西北突破,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臣建议,可先从临近西北的其他州府抽调少量兵力,先行加强种师道原防地的防御,同时密切关注金兵动向,再做进一步调兵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