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荒原 作品

第88章 外交谍战04

 从1954年4月26日至6月15日,在日内瓦国联大厦召开的多边国际会议,因为与会各方对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存在着原则上的分歧,会议历时五十天,仍难达成一致的协议。由于美国方面带头反对,参加“联合国军”的那些国家的代表,在美方的怂恿下,又提出了使会议面临决裂的《十六国宣言》,日内瓦国际会议,几乎变成了一出美方主导的闹剧。美国的霸权主义,昭然若揭。 

 日内瓦会议第一阶段结束,进入两个月的休会期间,应印度政府邀请,中共代表前往印度,进行友好访问。 

 1954年7月21日,经过数轮的艰难谈判,印度支那和平协议条款终于逐渐清晰并趋于定稿,会议通过《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殖民战争,恢复地区的和平与秩序,确认了印支三国的民族权利。可美国代表却没有在会议最后宣言上签字。 

 美国的这一举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澜。美国的理由冠冕堂皇,声称协议未能充分保障其在东南亚的利益,但实则背后隐藏着其对地区霸权的野心和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恐惧。欧美各国纷纷附和,他们的阴险丑恶嘴脸暴露无遗,企图通过联手阻挠协议的签署来维护自已的殖民利益和地区霸权。 

 面对这一突发状况,亚非国家的人民深感愤慨与失望。他们意识到,要想真正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必须依靠自已的力量,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于是,缅甸、印度、印尼、锡兰、巴基斯坦等五国决定采取行动,计划召开一场没有欧美国家参与的亚非国家会议,以寻求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共同推动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原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景中,随着溃败的国军逃到了台湾。他在撤离天津前,将几十名天津站的保密局特务疏散到北平和天津的各个部门中,命令他们与自已单线联系,执行长期潜伏任务。吴景中收到北京密电的第一时间,便制定了一个大胆而周密的暗杀方案,通过加密渠道发送给了情报局局长毛人凤。 

 国防部保密局改名为国防部情报局后,毛人凤任局长。他接到吴景中的急电后,很快批准了吴景中的方案,并在回电中给出了明确的指示:“同意采取行动,但一定要做得干净利落,既要确保任务完成,又不能暴露保密局的身份和意图。” 

 尹玉兰在美国中情局负责的就是情报侦听部门,党国国防部情报局香港特别站站长吴景中的这份加密电报,一字不漏地被尹玉兰截获。国防部情报局启用的光密,本就是美国情报部门提供给台湾的,毛人凤只是简单加以改造,就被保密局使用。尹玉兰是电讯方面的高手,她很快就勘破了其中的机密,掌握了保密局情报部门的加密规律,破译了吴景中发给毛人凤的密电。 

 密电内容为:中共外交部门的重要人物,将于1955年4月中旬,率团从香港启德机场乘坐印度包机克什米尔公主号,前往印尼万隆,参加亚非国际会议。香港站获悉情报后,策划了暗杀行动,计划在飞机上放置定时炸弹。请局座批示。 

 尹玉兰将这份密电当作李子荣给她第二个孩子的特别礼物,经过加密处理后,立即发给了李子荣。 

 李子荣接到尹玉兰发来的密电,尝试了多种破解方法,但始终无法突破密电的加密层。这份密电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壁障所笼罩,给李子荣出了一道难题。他开始怀疑,难道这是尹玉兰和他开的一个玩笑吗?但直觉告诉他,事情远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 

 就在李子荣几乎想破脑袋的时候,他的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立刻想到了一串加密数字。4、5、8、9!4月5日,是李子荣的生日。而8月9日,是尹玉兰的生日。这样的加密层,也只有李子荣才能破解。李子荣在原码前加入4589,果然破译了尹玉兰发给他的加密电报。 

 情报局香港特别站站长吴景中发给情报局局长毛人凤的密电内容为“中共外交部门的重要人物,将于1955年4月中旬,率团从香港启德机场乘坐印度包机克什米尔公主号,前往印尼万隆,参加亚非国际会议。香港站获悉情报后,策划了暗杀行动,计划在飞机上放置定时炸弹。请局座批示。”毛人凤已复电,表示同意,并指示吴景中,一定要做得干净利落,既要确保任务完成,又不能暴露情报局的身份和意图。最后,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的第二个孩子已于今年1月9日出生。她是一位漂亮的小公主,我给她取名李荣贝。谢谢你给我的礼物! 

 李子荣将尹玉兰的电文掐头去尾,发给了林小芳。 

 李荣宝、李荣贝!果然是一对宝贝!去年四月初与尹玉兰在日内瓦相遇,即是天意,又是人为。李子荣突然舒了一口长气,感叹自已对尹玉兰的亏欠总算弥补上了。可他对林小芳的亏欠,不知何时才能弥补。对母亲和奶奶的恩情,又不知何时才能报答。若无亏欠,哪来相见?既然相见,必定有缘!只是,李子荣与李荣宝、李荣贝这一对儿女,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在胡静的肚子里,一对新生命正在悄悄孕育。她轻轻抚摸着自已日益隆起的腹部,既担心,又激动,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许。第一次怀孕,就怀了一对双胞胎。三颗心在一个身体里跳动,无疑是人世间最美最动人的乐章。第一次孕吐反应,让这位大龄准妈妈吃尽了苦头。可胡静的心情,却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绚烂而激动。她非常幸运,在三十五岁的年龄,终于怀上了孩子。惊喜来的是那么的突然,一下子来了两个,胡家终于有后了。胡静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向国防部递交了长假申请,决定回到台南乡下的别墅,安心养胎,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郑介民得知了李子荣即将成为人父的消息。他第一时间向李子荣表示了祝贺,言语中充满了喜悦与祝福。在郑介民眼中,李子荣是他的小老弟,一个才华横溢、智勇双全的党国精英。可郑介民并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李子荣,其实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李子荣最爱的女人林小芳,却在遥远的彼岸,冒着生命危险,与各个组织的间谍斗智斗勇。林小芳收到李子荣发来的密电,通过秘密渠道,将电报交到了正在医院疗养的程峰手中。 

 程峰接到电报,阅读电报内容之后,毫不犹豫地拔掉了手腕上的针头,不顾身体的虚弱与医生的劝阻,只是在消毒服上加了一件外套,便吩咐司机直接开车到外交部,将这份重要的情报,火速送到外交部领导的手中。 

 外交部的会议室里,气氛紧张而凝重。外交部和情报部的工作人员围绕着程峰送来的这份重大情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分析着每一个细节,推测着可能的后果与影响。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深知,这份情报的每一个字都关乎国家领导人的安全与国家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与疏忽。 

 随着讨论的深入,外交部和情报部的官员们对此次印尼万隆国际会议的安全形势进行了判断,觉得不容乐观。为了确保国家重要领导的绝对安全,一致建议取消即将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外交部领导却坚定地提出了反对意见。他目光如炬,声音铿锵有力地说道:“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风险,就放弃这次二十九国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国际会议。这是我们新中国走出去,打破帝国主义封锁,与亚非国家建立友好外交关系的重大历史机遇。如果因为敌人的暗杀行动就退缩,那将是对我们国际形象的极大损害,更是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