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荒原 作品

第84章 朝战谍雄10(第2页)

 李子荣接到命令后,心中暗自谋划。为了避免引起美军和联合国军方面的警觉,他精心策划,准备破坏这项劝降被俘人员的艰巨任务。 

 在俘虏集中营中,胡静正以一名党国宣传员的身份,向被俘的士兵们进行着宣讲。她站在高台上,声音铿锵有力,字字句句都充满着蛊惑人心的力量。 

 “兄弟们!你们当中很多人原来都是国军中的弟兄和军官。当初,你们或许是因为一时的迷茫,或是因为受到共军的蛊惑,投诚加入了他们。但你们可曾想过,共军真的把你们当成了自家人吗?他们依然把你们当枪使,把你们派遣到朝鲜战场,为他们卖命。你们可曾想过,你们的家人、朋友,在得知你们在战场上生死未卜时,他们心中的痛苦与绝望?” 

 胡静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刺破了被俘士兵们心中的迷雾。他们开始回忆起曾经的岁月,回忆起在国军中的点点滴滴。那些关于家国情怀、关于兄弟情谊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你们现在该醒醒了!不要再被共军的谎言所蒙蔽。只要你们迷途知返,党国不计前嫌,欢迎你们到台湾乐土,过你们想要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那里,你们将拥有新的家园、新的生活,你们将重新找回失去的尊严与荣耀。” 

 在硝烟与绝望笼罩的战俘集中营里,天空似乎永远被厚重的云层遮蔽。胡静的宣传说词,如同一束穿透地狱之门的光,在被俘士兵们心中回荡。“各位兄弟,我知道你们心中充满了疑惑与痛苦,远离故土,身陷囹圄,但请相信,党国没有忘记你们,国军在期待着你们的归来。” 

 胡静的声音,拂过每一个被俘士兵干涸的心田,扰动了他们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被俘士兵们开始低声交谈,眼神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李子荣写了一张字条,悄悄塞进一名被俘士兵的口袋。一时间,这张字条在战俘集中营四处流传,引起轩然大波:中共谈判代表正积极在国际舞台上为我们争取权益,他们没有放弃我们每一个人。请坚持下去,希望就在前方,我们定能早日回到祖国,与家人团聚。 

 这张小小的字条,仿佛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它迅速在集中营内传开,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每一个角落。几万名战俘,在这份信息的激励下,心中的火焰被彻底点燃。 

 虽然交战双方开启了停战谈判,但战争的阴霾依旧笼罩在朝鲜半岛的上空,局势如同冬日里的寒风,刺骨而复杂。随着联合国军第二任总司令李奇薇因战局变化被紧急调往欧洲战场,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接任他的,是带着沉重使命的第三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克拉克深知,要在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上扭转战局,必须采取大胆而果断的行动。于是,他决定再次发动一场登陆作战,以奇兵突袭,打破现有的僵局。 朝鲜半岛东西南三面临海,漫长的海岸线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盘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海港众多,为登陆作战提供了诸多选择。然而,这也意味着美军必须谨慎选择,确保所选登陆点既能出其不意,又能迅速建立滩头阵地,为后续的大规模进攻奠定基础。 

 美军空军侦察小分队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任。他们如同高空中的幽灵,驾驶着先进的侦察机,在朝鲜半岛上空盘旋,用敏锐的鹰眼和先进的设备,勘探地形,分析敌情,寻找那一线可能改变战局的生机。 

 詹姆斯奉命率领一支地面侦察部队勘探地形。他率领着一支精干的小分队队,沿着朝鲜半岛的东西海岸,展开地面侦察行动。 

 中共军队与美军在三八线附近对峙,朝鲜半岛的局势如同一根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詹姆斯少校和他的侦察小分队,如同暗夜中的猎手,穿梭在丛林与海岸之间,为即将到来的战役寻找着至关重要的突破口。经过数日的艰苦侦察,他们终于为联合国军新任总司令克拉克将军准备了一份详尽的登陆作战方案。 

 一个周末的午后,李子荣终于在詹姆斯的宿舍见到了他。“詹姆斯少校!好几天不见你的踪影,我和密斯胡还以为你调回美国了呢。”李子荣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玩笑,几分关切。他连日来一直在寻找詹姆斯的行踪。 

 “张将军!你和密斯胡是我认识的中国人中,最诚实可信的朋友。我若要回美国,一定会与你们告别的。”詹姆斯友好地回应道,他的声音虽显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热情的眼波。 

 李子荣仔细打量着詹姆斯,注意到他苍白的脸色和眼底的疲惫,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看来,你一定是执行重大任务去了。看你这一脸的憔悴,累得够呛吧。”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关切与理解。 

 詹姆斯笑了笑,眼神中闪过一丝自豪。“都是海风刮的。大海真的非常神奇,能把海岸变得如此美丽迷人。如果不是因为军情紧急,我还真想一直住在海边,做一个弄潮儿呢。”他的笑容中带着几分自嘲,几分对大海的无限向往。 

 李子荣心中的疑惑瞬间烟消云散,他以一种近乎洞察的眼神深深地看着詹姆斯,仿佛能穿透表象,直视其内心的波澜。“难怪你的面容如此疲惫,原来是勘探海港去了。克拉克将军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的第一把火,也想从登陆作战点燃吧。”他的语气中既有猜测,又带着不容置疑的确定,仿佛已经将战局的变化和对方的策略洞悉无遗。 

 詹姆斯微笑着朝李子荣点了点头,并竖起了赞赏的大拇指。 

 当天夜晚,李子荣将“美军勘探东西海岸线海港,欲再次发动登陆作战”这一重要情报发给了林小芳。 

 第二天下午,天空如洗,美国空中侦察机如幽灵般掠过朝鲜半岛的上空,当它们飞越三八线以北的东西海岸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撼——所有的登陆海港,都有中共军队和当地的民众在紧锣密鼓地挖掘防御工事,构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防御网。 

 “篱笆扎的牢,不怕狗来钻。”这句民谚在中共军队中广为流传,如今,它成为了三八线以北东西海岸的真实写照。 

 克拉克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密布。他原本雄心勃勃的登陆作战计划,如今却如同被无情的风暴摧毁的小船,彻底失去了方向。他深知,面对这样坚固的防御网,美国海军即便有再强大的火力,也难以找到突破口。 

 克拉克站在作战室的巨型沙盘前,指挥棒在沙盘上划过一个个可能的登陆港口,但每一次都无奈地停下。那些防御工事,就像是一道道无法逾越的天堑,阻挠了他雄心勃勃的计划。克拉克精心筹划的军事调动泡汤了,他的“第一把火”,不仅没有点燃的机会,反而将美军和联合国军推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 

 美军谈判代表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再次开启中断已久的谈判。 

 1953年7月27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当克拉克在停战协议签上自已的名字时,无限感慨地说道:“我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获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