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胡!日不落帝国的绝密文件副本,怎么会出现在南韩联合国军的军营呢?”李子荣一边埋头寻找,一边询问胡静道。
“十一年前,我毕业于剑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原本计划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迅速蔓延,我被紧急招入英国一家高度保密的科研机构,投身于一个名为‘合金管’的保密项目。”胡静回答道。
“‘合金管’项目?与‘蓝色多瑙河’有什么关联呢?”李子荣抬起头来,盯着胡静的眼睛重复了一遍,眉头微微一皱,仿佛在努力搜寻着什么。
“‘合金管’项目,就是代号为‘蓝色多瑙河’的原子弹理论体系!”胡静关上门,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李子荣恍然大悟。“科学家早就发现,通过浓缩天然铀,可以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弹。而‘蓝色多瑙河’就是英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胡静点了点头,继续说道:“1939年底,我所在的科研机构接到了大不列颠国防部的命令,秘密前往利物浦,成立了原子弹研究小组。我们当时面对的是纳粹德国的威胁,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每一天,我们都沉浸在对新式武器的探索与研究中,希望能尽快为英国赢得战争的胜利增添一份力量。”
“然而,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德军的无差别轰炸和不间断的空袭,让英国本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我们的核试验基地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如果一旦基地被德军炸弹击中,不仅我们的研究成果将化为乌有,更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灾难性后果。”胡静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沉重与无奈。
“是啊!如果德军空投的炸弹引爆了核试验弹,会对英国本土和核实验基地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李子荣感慨道。
“为了安全起见,也为了保留这份珍贵的科研成果,英军总参谋部决定将核试验基地的一个关键部门迁往一个相对隐秘且远离战火的地方。经过一番周密的考察与选择,最终我们决定将理论研究部门迁往南韩的济州岛。”胡静解释道。
“‘蓝色多瑙河’副本出现在南韩,也在情理之中。”李子荣点了点头。
“英国谍报机构得到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德国人也在秘密研制原子弹。英国政府认为,如果德国研制出原子弹,对盟国将构成灾难性的危害。因此,英国政府决定,加强与美国合作,共同研制原子弹。美国有着两洋相抱的特殊地理位置,拥有很好的研究场所。考虑到这一点,英国政府最终决定,让科学家们到美国研制原子弹。1941年夏,英国科学家把原子弹研制中的秘密透露给了美方。双方随后讨论了合作问题。”胡静在一堆文件里寻找,继续说道。
“原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并不是美国独自研发出来的。可为什么美国人拥有了原子弹,而英国却没有呢?”李子荣十分疑惑地询问道。
胡静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保密机构利用了各种非常手段,包括伪造身份、秘密运输、化整为零等等,理论研究部门最终成功地转移到了济州岛。其他部门迁往了美国。各方分头行动,相互独立又相互合作,继续着‘蓝色多瑙河’的研究,直到1943年,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合龙,点火试爆成功。”
“美国人掌握了英国人的发明,却将他们的研究成果隐藏起来,对英国人保密。这算什么合作?英国人被美国人骗了。”李子荣感叹道。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美国人在与英国人合作期间,居然派出间谍,窃取了英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胡静有些愤慨地说道。
“美国人在日本长崎和广岛投下的两颗原子弹,立刻让日本人放弃了最后的抵抗。原子弹的威力实在是太强大了。”李子荣叹为观止。
“日本投降后,英国为了独自掌握原子弹技术,与美国分道扬镳,在高端武器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美国人为了称霸全球,开始阻止英国人研发原子弹,派出了大量的间谍从中破坏。由于种种原因,‘蓝色多瑙河’绝密文件的副本没有及时撤回英国,而是留在了济州岛科研人员的手上。1949年9月,苏联人成功引爆了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英国人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朝鲜战争爆发,济州岛的核研究突然中断。”胡静说到这里,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与遗憾。
李子荣坐在一张堆满文件的木桌旁,手中紧握着那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文件袋,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喃喃自语道:“原来如此!科学让人类进步,也给人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危机。以后的战争如果让原子弹唱主角,地球总有一天会灭亡在人类手里。”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科学的反思。
胡静表情冷静、眼神锐利,目光炯炯地盯着李子荣。“绝密文件副本丢失,不可能是偶然事件,一定是人为的窃密事件。比尔!你要立刻向英国情报机构汇报。”她的语气坚定而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
李子荣闻言,假装大吃一惊的样子说道:“难道……我们在济州岛的科研活动被美国间谍,或者是其他国家的间谍盯上了?”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确定和紧张的气息,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莫名的狡黠。
胡静沉默片刻,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她突然抬起头来,盯着李子荣的眼睛,缓缓说道:“这份文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代表着英国在原子弹理论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更可能成为未来国际局势中的一张重要筹码。比尔!赶快上报吧。”她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李子荣并没有立刻向英国情报总部发报。他假装在一堆杂乱的文件里寻找起来,口中念叨着:“还有时间,可能是我太粗心了吧。我再找找看,也许那该死的一号文件副本掉在哪个角落里了也说不定。”他的动作显得有些慌乱,但眼神中却隐藏着犀利的神色。
胡静见状,眉头紧锁,语气更加急切地提醒道:“没有时间了,比尔!联合国军奉命北上,你作为英军的情报联络官,应该服从命令,立即向总部汇报。”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责备和催促。
李子荣停下了手中翻阅文件的动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看了胡静一眼,急切地说道:“密斯胡!你先走吧,我发完电报,随后就来。”言罢,他起身走向发报机,戴上耳机,熟练地打开电源,准备发报。
胡静注视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她没有多问,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房间。她以为李子荣正在向英国情报机构报告绝密文件丢失的情况。然而,她并不知道,李子荣此刻心中正盘算着一个大胆且危险的计划。
李子荣的手指在发报机的按键上灵活地跳跃着,但他输入的并非关于文件丢失的电报,而是一封精心加密的电文。这封电文隐藏了英国人在原子弹理论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他打算将这一信息发送给两个不同的人——林小芳和郑介民。
然而,李子荣并不知道,他的这一举动已经引起了胡静的怀疑。胡静虽然离开了房间,但她并未走远,而是找了一个较为隐蔽的窗口,透过窗帘的缝隙,偷偷观察着李子荣的一举一动。当她看到李子荣在发报机上快速跳动的指法时,心中顿时产生了莫名的警觉。她敏感地意识到,李子荣发送的电报内容可能并不是一封简单的挂失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