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荒原 作品

第02章 后院失火01

 1931年。1月26日。这一天是中国农历的腊八节。 

 武汉。汉口粤汉码头。 

 早上七点。从上海开来的长江明珠号客轮,鸣着长笛,缓缓驶向粤汉码头。 

 码头上来来往往的人潮如过江之鲫,侵占着码头的每一个角落。搬运工人、小商贩、旅客、卖报的、卖香烟的、卖花的、卖早点的……各种吆喝声、叫卖声、乱七八糟的吵杂声不绝于耳,比大汉口新市场游艺厅的魔术表演还要热闹。 

 中共长江局新任命的武汉市委书记梅卿,将在这一日抵汉就任。 

 其实,早在一周前,这条重要的情报就被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安插在中共地下党内部的间谍——代号“风向标”的女特务截获。“风向标”冒着生命危险,找到她的上线,将重要情报及时送出。 

 科长徐恩曾获得来自“风向标”的重要情报,喜不自禁,紧急调兵遣将,计划于上海火车站沿途设伏,将这位名叫梅卿的中共要人在前往武汉赴任的途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之一举擒获。谁知徐恩曾身边潜伏着一位中共间谍——他的秘书钱士翔。钱士翔在第一时间获悉了“风向标”用隐语发给徐恩曾的密电。 

 电文内容:多云转阴。东南风二级,转西南风一级。沪汉两地,沿途多舛。异日,一主二仆,朝发后至。风急。 

 钱士翔是徐恩曾的机要秘书,党务调查科所有收悉和发出的电文都需由他亲自呈送给徐恩曾本人签字。当他将这封简短的密电送到徐恩曾手上时,徐恩曾的眼神在一瞬间放射出触电般的光芒。 

 钱士翔手书了这封密电的内容,让自已的女婿刘杞夫火速送到上海,交到了“舅舅”黎克农的手上。 

 黎克农在接到这封密电时,把自已关在一间地下室里,琢磨了一个小时,才破解这封寓意极深的电文,并根据电文的风格,锁定了潜伏在我党高层中某位省级领导身边的国民党间谍“风向标”。 

 多云转阴。意思为中共内部发生了重大事情。 

 东南风二级。暗示中共东南省级人物。 

 转西南风一级。这位中共东南省级人物,到西南方向任地方最高领导职务。 

 沪汉两地,沿途多舛。沪,上海。汉,武汉。意思为从上海到武汉,一路上会有许多变化。 

 异日,一主二仆,朝发后至。第二天,这位中共重要领导和两个随从,从早晨出发,后天就会到达。暗示三个男人,将从上海坐火车出行,后天到达武汉。 

 风急。暗示电文十分紧急。 

 这位代号“风向标”的国民党间谍,文字功底十分深厚,且能在第一时间获悉中共高层的重大机密。她就潜伏在中共江苏省委高层领导的身边。 

 黎克农直接启动紧急联络预案,将消息传递给中央特科。中央特科根据黎克农的情报,揪出了潜伏在江苏省委高层领导身边的国民党特务“风向标”。 

 这位代号“风向标”的间谍化名叶小丽,是江苏某位省委干部在南京女子中学任教时的得意门生。叶小丽于半年前找到仰慕已久的老师,投身革命,正在跟这位老师上演一出“革命情深”的师生之恋。 

 当保卫干部带着两位中央特科红队队员找到叶小丽的时候,她正在跟那位省委干部举行简单而浪漫的革命婚礼。 

 那位省委干部的婚礼突遭变故,美梦化为泡影,省委干部不肯接受残酷的现实,极力为他的学生兼新婚妻子作证并为其开脱。当保卫干部展开那封密写的电文时,叶小丽的脸色马上变得苍白如雪。她收起笑容,冷笑一声:“想不到你们在科长身边也安插了间谍!我输了。输得心服口服!”话音未落,叶小丽突然咬破密藏在衣领上的毒丸,口吐泡沫,当场毙命。 

 党组织临时紧急决定,让梅卿改陆路为水路,从上海坐船去武汉赴任。 

 徐恩曾扑了个空,方知情报产生了偏差,他立即改弦更张,火速电令驻扎在武汉的特派员蔡梦源在汉口码头布下口袋,务必将中共要人梅卿一行尽数抓获。 

 蔡梦源何许人也?其真实身份为国民政府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派驻大武汉的特派员——陈立夫的亲信——徐恩曾科长手下的得力干将、左膀右臂。表面上,蔡梦源听命于顶头上司武汉市警察局局长文仲青和湖北省保安司令、湖北省政府主席、武汉行营主任、二级上将何方圣,可实际上,他是国民政府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安插在何方圣势力范围内的一枚可以上达天听的棋子。 

 加急!中共要人梅卿一行三人,将于四日后抵汉,出任中共地下武汉市委书记。请务必于码头设伏抓捕,切勿使其再度逃脱。徐恩曾。即日。 

 这是徐恩曾亲自督发的电令!可见其重要性。蔡梦源十分重视。他决定亲自带队,率领侦缉队和行动队所有骨干,全员出动,于码头四周布下天罗地网,立誓要抓住这条共党高层中的大鱼。 

 梅卿,本名游无魂,曾用化名“尤崇新”、“吴浑”、“郁伍文”等名,于1925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沪中第三任区委书记、江苏省委干部。中共长江局重新组建武汉市委,任命游无魂为中共湖北省武汉市委书记。 

 中共武汉地下党组织为了新任市委书记的安全,几乎动用了汉口区所有的地下交通站、联络处和工会组织中擅长化装、掩护和射击的骨干成员,扮演成不同身份的接应人员,分三组共二十人,前往粤汉码头迎接这位化名梅卿的市委书记。 

 负责哨探的一组有六人,分别装扮成卖报的、卖花的、卖芝麻糖的、卖年糕的、卖香烟的,分头守住五条通往粤汉码头的各条岔路,组长黄永新负责与各组分头联络。装扮成卖花女子的,是国立武汉大学中共地下党组织中,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年轻党员江晓琪。 

 江晓琪年方十八,原籍湖北荆州,祖上三代经商,是荆州城里有名的大户。江晓琪不仅长得清秀端庄,温文尔雅,还是一名思想进步的女大学生。她厌烦了名门闺秀、掌上明珠锦衣玉食的枯燥日子,拒绝了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给她安排的门当户对的豪门婚姻,毅然脱离家庭,前往省城武汉,接受了新潮思想,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她刚刚加入党组织不久,还没有独立完成过一次联络任务。这次任务事关重大,汉口地下党组织因为人手奇缺,只得临时抽调一批经验不足的年轻共产党员,来参加此次接应与掩护任务。江晓琪自高奋勇,主动请樱,要求参加此次艰巨任务。党组织权衡再三,考虑历练新人,这才答应了她的请求。 

 负责掩护的一组也是六人,分别装扮成搬运工人、挑脚夫、摆摊的小商贩。他们两人一组,分三组成鼎立之势潜伏在广场三个角落。一旦发现国民党特务盯梢,便制造骚乱,设法从中阻拦,掩护重要人物从设计好的既定路线安全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