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彦之与张怀月的汽车出了市区,又行驶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才抵达了云汐村。
两人到的时候,距离开宴时间尚早,但整座村庄却已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见此情形,方彦之便把车停在村口,与张怀月步行前往。
张怀月携着方彦之的手臂下了汽车,前往不远处那栋人庭若市的宅院时,心情多少有些紧张。
虽然这大半年里她已经跟着方彦之参加过无数场大大小小的日伪高官举办的宴席,但真正深入到东瀛侨民的聚居地,与一些真正的东瀛军政官员打交道,却还是头一次。
好在多年的潜伏历练,已让她练就了一颗面对任何危急情形都能面不改色的强健心脏,因而此刻依旧能维持面上的平静安然。
但方彦之显然是有些担心张怀月初次面对这种场面会不知所措,于是一直低声在她耳边宽慰。
“松井义夫属于东瀛政坛的开明派的学者,一直醉心于以所谓欧美先进制度实现东亚共荣的那一套,所以这次的宴会邀请的欧美各国以及花国国内的政商名流很多,没有人会特意关注我们,别太担心。”
张怀月抬头望向方彦之,脸上略微浮现笑意以示自己没事。
两人的距离靠得很近,她头上的些许带着清香的碎发因她的动作轻柔地拂过方彦之的下巴,让他不合时宜地微微失神了一瞬。
好在远处的人声很快将他唤回了神,他有些不自在地挪开视线,指着不远处的庄园道:“看样子客人们都到得差不多了,我们也赶紧过去吧。”
张怀月于是点点头,跟随着他的脚步不疾不徐地踏上通往庄园的青石小路。
这座被更名为‘枫泊馆’的宅院内外遍植了高大松柏,远望去,绿树浓荫的倒也显出几分清幽。院子外围是一圈粉墙黛瓦的围墙,大门入口处松木打造的门廊有着精致细巧的素枋构件,门廊下悬挂着两个白色灯笼,让这栋原本传统古朴的花夏庄园带上了一丝明显的和式风情。
庄园的大门外此时已停泊了相当数量的豪华轿车,来来往往的宾客全都衣冠楚楚,各种肤色国籍的男男女女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处相互问候,谈笑风生,一派的其乐融融。
“彦之君,这边!”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人从不远处一辆车上下来,远远地和方彦之打了个招呼。
方彦之见了,连忙低声对张怀月道:“是铃木,我们过去吧。”
对这位铃木浩二,张怀月已是闻名已久,闻言立刻便将视线顺着方彦之所指的方向移了过去。
然后便见一名拄着文明杖,身材瘦削的年轻男人站在不远处朝着两人挥手。相比起他普遍个子矮小的同胞,此人一米七左右的身高在东瀛人里已算得上是高挑。白皙清瘦的脸庞上戴着一副玳瑁框眼镜,一袭浅灰色的格纹三件套西服外,披着一件考究的黑色英格兰呢绒大衣。
实际见到铃木浩二本人后,张怀月发现他不仅不像方彦之偶尔的只言片语中提及的那般落魄颓唐,反倒意气风发。昂扬自信的笑容,剪裁合体的衣着,让他看起来与周围衣香鬓影的环境相得益彰,丝毫不显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