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亦雪 作品

第98章 劫匣引祸

在夜永军下令被处死的那一晚,是李尚书用死囚替换了他们。当时一片混乱,李尚书只能将我们以其他囚犯的身份关押,随后陆续将我们送出城外。他不知道李尚书是用了什么办法,但幸存的夜永军都被安全的送了出来。

 对此我们很是感激,只是即使我们出来了也无容身之地。考虑到我们的处境李尚书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那就是隐居偏远的岐山县。不过同时也给他们安排了任务,那就是他们必须完成一项随机会发生的任务。那就是着桥奚村揽劫一个可能会被送往岐山县的图纸或对朝廷不利的东西。

 具体上什么东西尚书大人没有明说,他只说此物可能与军火有关,让我们无论何时,只要出现定要不惜代价将他拦下。为报答十几条救命之恩,我等自然万死不辞。就这样,我们开始隐姓埋名,暗中留意村中来往的人,过了三年之久的平静日子,一直都未等到李尚书口中的人前来。

 直到两年前一天晚上,一个受伤的姑娘突然敲响的房门,风雨也随之来临。起初我们只当她是江湖人士,借宿而已,也没多想就收留了他。谁知风清在给她送水时,无意间发现那姑娘从怀中拿出个木制的小密匣。上面的图案,做工精美,一看就出自于达官显贵。看她如此珍惜此物,又将她放于枕头之下藏匿。风清心生好奇,又想到齐大人的交代,就将此事告诉了我。

 尽管那时候李尚书一家已经惨遭不幸,可身为军人,我们言出必行。答应过的事情,也一定要办到,也算告慰尚书大人的在天之灵。更何况我们等那东西已经很久了,于是我父子俩就联合设计,让风清将她引了出去,而我借机找到密匣,用在军中所学打开了密匣上的开关。

 看到图纸的那一刻,我很震惊,里面竟然是军火制作图纸。那一刻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赞叹尚书大人的先见之明。我拿走了里面的图纸,还原了密匣,放回原处,装做无事发生。

 没过一会追出去的黎姑娘就回来了,由于桥溪村是我们仿照军营防御工程建造的,只要在桥溪村要摆脱敌人的追捕轻而易举。因此风清很快就从另一侧赶了回来,并未引起黎姑娘的注意。回来后他第一时间找到我,确认那东西是不是尚书大人让他拦截的东西。

 在风清看了图纸后,他暗下决定留下图纸,怀着保家卫国的理念发誓不让图纸外流。就这样我们暗中私藏了图纸,这一夜虽心怀不安,可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黎姑娘在中途发现,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将她除去。

 不过直到天亮她都没有丝毫起疑,这时我们知道她并未打开过密匣,或者说她根本就不曾打开过。我们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

 傍晚时黎姑娘突然找我告别,说是她有要事必须连夜进城。风清想知道她要将东西交给谁,于是也跟了上去。在这段时间里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待我赶到林中,林中只剩一具无头尸体,风清倒在尸体旁。

 为了不惹来麻烦,我将风清带回了家中,直到三日后他才醒来。我问他究竟发生了何事,他说有人杀了黎姑娘,还把她的头颅砍了下来,在他们打斗中他被人打晕了。他的神情语气,行为都不一样,可我想可能他刚刚受过伤,所以什么都行为有些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