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惹起众怒,被人趁乱刺杀,皇帝老爷子竟然破天荒的没有苛责战北宸,责怪他办事不力。
毕竟,短短三四日时间,就勘破一桩拖延日久,闹腾得人心惶惶的案子,已经是不易。
老爷子并未多言,只是轻叹一口气,挥挥手示意战北宸退下。
这个案子,暂时就算是稀里糊涂地了结了。
凶手,无法追查。
两日之后,皇帝老爷子先下了第一道圣旨。
圣旨痛斥京兆尹令人发指的罪行,告诫官员引以为戒;然后褒奖战北宸主动请命,为民除害,有勇有谋。
百姓们奔走相告,简直大快人心。对于战北宸与沈清歌短短几日时间,就为民做主,破奇案,判狗官的事迹大肆宣讲,在茶坊酒肆之间,吹嘘得神乎其神,天花乱坠。
沈清歌与战北宸心里却并未感觉轻松。
抄没李大人府上,结合整理以前的卷宗,这个贪官的确是贪墨了不少的赃银。
但是,就这点赃银,府上养几个护院打手还行,养上千甚至更多的私兵,雇杀手,无异于杯水车薪。而且,他这样做,有什么目的?
还有,李大人被杀,究竟是有人泄愤,还是灭口?
这背后,是否还有其他的阴谋?
李大人真的是那个恶贯满盈的拍花贼吗?
假如他不是,他为什么会出现在尼庵?
莫非自己的计划被那人识破了不成?整个计划也只有涵宝,自己与战北宸知道啊?
疑点重重,可惜死无对证。也只能暂时作罢。
紧接着,皇帝的第二道圣旨下了。
这道旨意,令战北宸与沈清歌都有些出乎意料。
令整个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也都大吃一惊,始料未及。
原本,朝堂之上一直有传言,皇帝重新整肃军营,是要将上京大营的兵权一分为二,战北宸与沈将军各自执掌东西营。
可皇帝却临时改变了主意,将东西营全部交给了沈将军一人执掌。
而战北宸,则暂时担任空缺的京兆尹。
帝王忌讳武将拥兵自重,所以长安的兵权全都统一掌控在皇帝一人的手里,多少有点类似于明代的卫所制,各地驻军可谓遍地开花,受兵部与地方约束管制。
但是上京东西大营不一样,那是皇帝的亲军卫,精兵良将,装备精良,近可守京畿重地,远可出征作战,开疆扩土,乃是皇室最安全有力的保障与支撑。
沈将军如鱼跃龙门一般,瞬间成为众皇子夺嫡之争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他乃是三王爷外祖门生,大女儿嫁入九王府为妃,二女儿则被册封为侯府侧妃,隶属于太子一党。
皇帝老爷子的任命,究竟是在为哪位皇子铺路奠基?
大家都在纷纷猜度着皇帝的心思,越发觉得扑朔迷离,捉摸不透。
更捉摸不透的,是皇帝老爷子竟然让战北宸做了空缺的京兆尹。
京兆尹这个职位,就相当于现代的首都市长,古往今来,争议颇大。
因为是在天子脚下,执掌一方的治安与发展,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盘根错节,想要当好此官,除了本身出色的治理能力之外,还要懂得人情世故,处事圆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