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1 作品

第四百一十三章 防身利器(第2页)

 杜谦“嗯”了一声,颇有些恼火:“但凡朔方军肯出力,局势也不会弄成现在这样,如今这三家占了关中,请神容易送神难,想要把他们送回各自的藩镇,怕是千难万难。”

 他看着李云,继续说道:“皇帝陛下,也未必敢就直接回到关中去,毕竟朝廷身边的禁军只五万人左右,甚至更少,这个时候

回关中去…”

 这个时候,周必给李云又打了盆干净的水,李云弯身将脸上的黑灰洗净,擦了擦脸之后,开口道:“朝廷非回去不可,不回去,便失了正统,总不能迁都西川罢?”

 “要是真的迁都西川。”

 李云背着手说道:“恐怕,恐怕朝廷,就会把自己降格成剑南节度使了,没有了这天生的名分,凭借西川与那些节度使争斗,只怕是更加艰难。”

 杜谦也点了点头。

 “但凡新君还有一丁点心气,便不可能窝在西川,就看他什么时候从西川动身,返回朝廷了。”

 李云与杜谦说话的功夫,已经结伴走出工坊,来到了金陵城里,李云看了看杜谦,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开口道:“要不然,让令尊带着家里人,也一并来江东算了,再在朝廷里做官,等回到京城里,恐怕要受那几个节度使的气了。”

 “到时候要是受不得这气。”

 李云摇头道:“便有性命之忧。”

 杜谦闻言,先是怔了怔,然后摇头叹了口气:“家父那个脾性,不可能会离开朝廷,即便是辞官,他也会留在京城里。”

 “他老人家,是要做周臣的。”

 一个世家大族,除了资源以及人才之外,还需要有名声,名声太糟糕,也会严重影响家族的发展。

 杜家便是如此。

 那位杜尚书可以允许自己的儿子出去,令寻新的“主公”,种下杜家的新芽,甚至会在背后给予支持,但他自己身为朝廷的礼部尚书,甚至可以说是天下读书人之中的“大宗师”,哪怕是为了名声,他本人也不可能做出半点背弃大周的事情。

 他一定会跟朝廷同生共死,必要的时候,甚至会怒骂几个节度使一通,要是能死在那几个节度使手里,则立刻名垂青史。

 杜家,也名声不衰。

 而此时,杜谦已经很清晰的看到了老父亲的下场,那位京兆杜氏的掌门人,一定会为大周尽死力以全臣节。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父子二人,此生…恐怕都很难再见了。

 李云看出了杜谦的情绪似乎有些低落,他看着杜谦,想了想之后,开口道:“杜兄,京兆杜氏如果有人想要避难,尽可以安排到江东来,我虽不一定都能给他们官职做,但是我可以保证,一定会庇护住他们。”

 李某人这会儿,很是有信心,他笑着说道:“等到年关过去,咱们江东新兵都训练出来,别的不说,至少我有把握,能够固守住江东一地。”

 经过这一轮扩军,再加上手里有了些新玩意儿,李云如今,底气足了不少。

 哪怕争夺天下依旧很是吃力,但是固守江东,做个江东鼠辈,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他现在,至少已经是孙策了。

 杜谦闻言,心下颇为感动,连忙低头道:“京兆杜氏,都要谢过使君。”

 李云摆了摆手,摇头道:“受益兄太客气。”

 “马上要年关了,这几天我把手里的事情忙完,便去找受益兄,咱们把明年要做的事情,列个章程出来。”

 杜谦笑着点头:“过几天,我到李园去寻使君。”

 二人在刺史府门口分别,杜谦进了刺史府里,而李云则是扭头进了李园,他先是在冬儿的伺候下洗了个热水澡,换了身干净的衣裳,然后才进了卧房里。

 卧房之中,薛韵儿斜靠在床榻上翻书,肚子已经高高鼓起。

 李云上前,坐在床边,轻声笑道:“夫人,今天感觉如何?”

 薛韵儿放下书卷,看了他一眼,轻声道:“今天稳婆来瞧,说就是年关前后的事情了。”

 “夫君今天又跑到哪里去了?”

 李云抬头看了看薛韵儿,轻声道。

 “我在忙着,给咱们家铸一件防身利器。”

 他的目光,看向薛韵儿的肚子,语气温柔。

 “好保护夫人和咱们…未出生的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