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桐 作品

第138章 书画价格疯涨,有价无市(第2页)

 不少读书人,纷纷赶到归春楼,要亲眼看一看那首千古佳作的诗词。

 归春楼的老板,也不含糊,直接把昨夜裱好的那首诗词,挂到了门口,让众多士子来瞻仰。

 那些士子看了那首千古佳作的诗词后,都是惊喜不已。

 “哈哈,还真是千古佳作,终于洗刷了我们中原士子的耻辱。”

 “是啊,二十年了。终于等到了赵案首出手了,真不愧是我中原小诗仙。”

 “哈哈,让我说,赵案首已不能称之为中原小诗仙了。完全可以称为‘诗仙’了。”

 “真想看看杨必成得知此事后的嘴脸,看他以后还敢不敢狂言‘中原无诗才’。”

 “赵案首,乃我中原士林年轻一代的魁首。”

 众多年轻的士子,一个个激动难耐,议论着此事。

 若是普通的士子,一首千古佳作,足以名扬中原。

 不过,对于已有“中原小诗仙”之誉的赵麟来说,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可这首千古佳作,却是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

 那就是,它洗刷了中原士子的耻辱。

 更代表着正直的士人,给予杨必成老鬼的有力反击。

 可以说,狠狠地打了那位内阁次辅的脸面。

 用不了多久,此事就能传遍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无论两京、还是中原、江南,都必将传颂赵麟的这番壮举。

 前些时日,赵麟在京城、江南的士子口中,只能算是小有名气。

 可此事若传扬开来,他的声誉,将达到声名鹊起的地步。

 要知道天下士子,苦杨必成久矣,可惜只能看着其在朝堂飞扬跋扈,却毫无办法。

 而今,终于能扬眉吐气一次,给予其一次沉重的打击。

 随着赵麟这首千古佳作的诞生,他在中原七府的声誉,也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今,中原七府的万千的年轻士子,已把他当成了魁首。

 不少狂热的士子,冲入到漱芳斋等书画店,疯狂搜寻着这位赵案首的书画。

 一月前,赵麟的书画,在造势之下,达到了二十两一幅的价格。

 半月前,随着“中原小诗仙”名头的加持,他的书画作品价格达到了惊人的七八十两。

 三天前,随着他取得院试案首的功名,他的书画作品,进一步疯涨,已达到了百两一幅。

 在不少人看来,赵麟的书画价值,只是暂时的虚高而已。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书画价格会下跌到正常价格的范畴。

 谁曾想,这才仅仅过了三天,今日某书画珍玩店,赵麟的一幅书画作品,被淮州的某个富家公子,以一百八十两的价格拿下。

 要知道如此高的价格,已经超过了“三绝”的两倍之多。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就算如此高的价格,还是有不少人疯狂求购。

 可惜,整个市面上,再没有一张赵麟的字画。

 真正做到了有价无市。

 不少的书画珍玩店,终于知道了这位文曲星的价值了。

 他们纷纷派出了行商,携带了大量的银子,前往祁县裕镇,准备高价回收赵麟的字画。

 魏王朱麒得知这个消息后,放声大笑:“哈哈,吴伴伴,这么说本王还是很有商业头脑啊,若把咱们收购的那数百幅拿出来,岂不是还能赚上一大笔银两?”

 “还是殿下有识人之能。”

 微胖白净的太监,连忙躬身奉承道:“如今,赵公子的字画已是真正的有价无市了。不少人书画珍玩店、个人已是前往祁县了,准备去捡漏去了。”

 “哈哈,可惜,他们大多数人注定要空手而归了。”魏王朱麒心情极为的畅快,似乎做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苏府。

 此时,漱芳斋的掌柜,正愁眉苦脸地诉说着什么。

 “老爷,若能求几幅赵公子的书画,哪怕我们不卖,只是挂在那里,也能使客人大增啊。”

 “老爷,您与赵公子的关系如此的好,就求几幅字画呗。咱们漱芳斋又不是白要他的,润笔费绝对给的高高的。”

 这位精明强干的掌柜,不断劝说着自家老爷。

 谁知,苏方正沉吟了片刻,却是摇头笑道:“算了吧,那小子现在可不轻易地写字作画。我这里虽有两幅他的作品,可那是他馈赠的,是不能拿来招揽生意的。”

 “此事就不要再提了,你与其来我这里,倒不如去祁县裕镇,说不定还能收购到一两幅。”

 那漱芳斋的掌柜,哀叹了一声,只得苦笑告退离去。

 此时的赵麟,两耳不闻窗外事,在书房苦读着诗书。

 这几日,一直应酬着其他事,读书之事差点荒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