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桐 作品

第349章 文人中的顶流,乡绅士子相迎(第2页)

 隐隐约约,曾经默默无闻的少年已经有了中原第一才子的风采了。

 其实,赵麟心中也是惊讶万分。

 眼前的场景,可比他在府城中还要受热烈的多啊。

 只见不远处的桥边,早已聚集了一群衣着各异的乡绅与士子,他们或手持纸扇,或背负书箧,显然是在等候他们的到来。

 赵麟心中一动,暗道:“这些人能早早在此等候,定是早已准备多日,就等着这一刻了。”

 同时,心中也升起了一丝的感动。

 “老三,你看这些人都是来看你的。”二哥赵定说这话的时候,言语中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

 赵麟无奈一叹:“二哥,咱们这趟回乡,是不是有点过于高调了?连这周边的乡绅士子们都出来迎送了。”

 赵定一愣,随即笑道:“你这中原小诗仙、书画双绝的名头,可不是盖的。这些人肯定是听闻了你的名声,特地来迎接的。”

 他停顿了一下,又缓缓道:“还是要好好见一见,聊一聊的。”

 一旁的王大石也忍不住插话道:“是啊,麟哥儿,你可是咱们祁县的骄傲。这次回乡,定能让乡亲们好好看看。”

 赵麟闻言,心中既感动又感慨。

 他知道,自己虽然有些才名,但能有今日之盛况,也是始料未及的。

 赵麟整理了一下衣衫,迈步走向那群乡绅士子。

 他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谦逊与感激。

 乡绅士子们见状,纷纷迎了上来,拱

手行礼,口中称赞之声不绝于耳。

 “赵案首,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一位年长的乡绅率先开口,他身着锦袍,面带慈祥,显然是这一带的名士。

 赵麟连忙回礼,笑道:“老先生客气了,赵麟不过是一介书生,何德何能得此盛誉?诸位能来相送,实乃赵麟之幸。”

 这时,一位年轻的士子挤了上来,他手中拿着一卷文章,眼中闪烁着期待。

 “赵公子,这是我近日所作的一篇策论,还请公子不吝赐教。”

 赵麟接过文章,仔细浏览了一遍,心中暗自赞叹。

 他抬头看向那位士子,笑道:“兄台文章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实乃佳作。”

 “只是此处非评议之地,待我回乡之后,定当仔细研读,再与兄台交流心得。”

 那士子闻言,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连声道谢。

 接着,又有一位乡绅拉着一个少年走了过来。

 “赵公子,这是犬子,他一向仰慕公子才名,今日特地带他来见见世面。”

 赵麟看着眼前的少年,只见他眼神清澈,满脸稚气却又不失聪慧。

 他笑着摸了摸少年的头,说道:“令郎聪明伶俐,将来定成大器。赵麟虽无才无德,但若能有所助益,定当竭尽所能。”

 那乡绅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

 一时间,桥边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赵麟一一接待这些乡绅士子,或寒暄问候,或品评文章,或指点迷津。

 他言辞恳切,态度谦逊,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的真诚与才情。

 喜欢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