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都人 作品

第363章 港岛第一股霸!!(第2页)

 如果将抽象的指数折算成货币,那么这次下跌直接领市场丧失了5000亿美元的市值。

 随后。

 暴跌趋势蔓延全球:不列颠指数跌156.13点,创造不列颠股市日最大跌幅!

 港岛这边,恒生指数暴跌450点!

 随后两日,全球其他主要金融市场应声下跌。

 整个一年,股灾让世界主要股市遭受巨大损失。

 林耀对金融市场理解的越深刻,体会便越会。

 不由在心下感叹:泡沫经济,恐怖如斯!

 那么,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全球股灾中,那些声名赫赫的投资者是什么下场?

 除极少数鬼才外,绝大部分都遭受前所没有的暴击!

 以金融巨鳄索罗斯、股神巴菲特为例。

 1、先讲索罗斯。

 眼下东瀛经济烈火烹油,着锦,他预测东瀛股市即将崩溃,其实对他这种级数的金融巨鳄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

 因为谁都能看得到,东瀛现在的繁荣有多不靠谱。

 真正的难点在于,这个泡沫什么时候会爆。

 哪怕是索罗斯,都看不出准确时间。

 同样的,他也没能预测到全球股灾!

 就在全球股灾爆发之后,索罗斯将量子基金持有的5000份标普500期货合约全部清仓,总共价值10亿美元。

 大崩盘后一周,量子基金净资产狂跌26.2%!

 毋庸置疑,索罗斯成为这场灾难下,最大的失败者。

 股灾后不久,索罗斯便抓住一次做空美元的机会,最终扭亏为盈。

 再讲巴菲特。

 就在黑色星期一这天,股神巴菲特前不久才重仓的所罗门公司便足足损失8000万美元。

 巴菲特个人财富更是蒸发4.56亿美元!

 一周以内,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价暴跌25%,资产损失愈发加大!

 众所周知,巴菲特同索罗斯这种投机性金融巨鳄不同,他信奉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

 股灾爆发后,他极为淡定,既没有四处打听消息,也没有抛售股票。

 他表现的云淡风轻,仿佛那巨大损失与自己毫无关系。

 或许很多人还沉浸在巨大损失的悲痛中,但是他已经开始做研究。

 就在这一年,巴菲特盯上一家公司——

 可口可乐!

 巴菲特通过各种报表,经过六个月的调查,最终算出这家公司的实际内在价值为452亿美元。

 除这些外,还有更重要的。

 那便是可口可乐公司发展良好,每年业绩都在增长。

 也就是说,可口可乐公司的实际价值,被市场远远低估了!

 当一家公司的实际内在价值远远低于市场价值,那便是绝佳的入场时机。

 巴菲特就是这么干的!

 就在几年前,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股票,总投资达到了10.24亿美元!

 结果如何?

 三年后,可口可乐股价飙升,他的投资2年涨了3倍!

 如此夸张的涨幅,就连巴菲特自己都震惊了。

 于是,1994年,巴菲特继续增持可口可乐股票,总投资达到13亿美元。

 此后,持股一直保持不变。

 十年之后,仅仅只凭这一只股票,就赚了120亿美元!

 这便是价值投资的魅力!

 投资可口可乐,是巴菲特最传奇、最有价值的投资之一

 索罗斯、巴菲特这两人分别代表着两种投资理念。

 一种是投机型。

 另一种则是价值型。

 两者并无高下之分,只是投资理念不同。

 林耀已经决定将从东瀛经济泡沫时代攫取来的巨额资金,套现离场,用在这一年的全球股灾,构建自己的金融帝国!

 他虽不在华尔街,却要行华尔街资本之事,进军国际市场。

 而国际资本最大市场,就是灯塔国!

 于是。

 就在这几日,他的工作重心已经转变。

 八都基金正进行着投资重组,果断从东瀛外汇交易市场抽离。

 随着林耀不断加重投资筹码,今村不动产的资金宛如滚雪球,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同时为规避风险,林耀还引进了东瀛本土财团。

 让本土具有话语权的人参与进来,共享资源,大家一起赚钱才是稳健。

 金融厅那边,已经开始清理资本,找各种麻烦,其中就有林耀的八都基金。

 收益已经到位,倘若再恋战,以后再想抽身可就难了。

 这些事,都是天耀证券负责。

 ……

 随着林耀的疯狂崛起,天耀证券也迎来爆炸似的发展。

 有林耀这个金字招牌在,再加上先前一系列神级操作,天耀证券的业务呈几何倍数增加。

 天耀证券依旧由王永、张琳玮负责。

 现在,他们两人的身价也疯狂飙升。

 除此之外,天耀证券的股权也发生变动,见识过林耀的惊人操作后,王永、张琳玮已经意识到自己不配拿那么多股权。

 两人主动找到林耀,自发降低股权仰。

 林耀也没矫情,果断同意。

 但并非是单纯降低两人股权,而是股权改革。

 最初天耀证券股份只是由林耀、王永、张琳玮三人持有,其中林耀占51%,剩下49%由两人持有。

 股权改革后,林耀持有股份降至35%,王永12%,张琳玮8%,剩下45%则由霍氏其他投资公司,以及其他机构持有。

 比如雷英东基金会。

 真正顶尖的富豪大亨就是这样,彼此私交都不错,做生意也是相互投资,资源共享。

 这日上午,九点。

 君度国际酒店,第12层。

 天耀证券的总部原本不在这里,但是这两年天耀证券的发展实在太猛,很快便成为港岛证券行龙头。

 总部也搬来这里,直接买下整个第12层,耗费将近5000万!

 尖沙咀也很繁荣,但同中环相比,就不够看了。

 像林耀的星光大厦,若买下一层也不过2500万,同样的楼层价格却要翻倍。

 这一层,隶属于天耀证券,但并非天耀证券出资。

 真正出资的,是安和置业。

 安和置业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拿到天耀证券股份的。

 林耀所有非上市产业中,地产占比不小,龙头产业便是安和置业,其次是新世界。

 两者也有区别。

 安和置业主要负责物业服务,就是买下写字楼、商铺,主要靠收租金盈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