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中马 作品

第五百八十七章 冬天也不消停


  第二天吃过早饭,顾晓霞去上班,杨大姐去市场,李龙把吉普车里那两袋子黑土提着到了玻璃房里。

  玻璃房里温度有点低,但还不至于上冻。李龙放下袋子,用铁锨把地上的土铲了铲,发现也没上冻,挖倒是能挖开。

  他想了想,觉得还是把菜直接种地里比较好。只是这地被那些狍鹿子踩实了,需要重新翻。

  左右无事,翻就翻呗。拿起铁锨,李龙便捡了靠近北墙的中间一块地翻了起来。

  玻璃房其实挺大的,南北都是砖墙,顶上是玻璃。整体的面积得有个近两百平方。

  李龙搞不了这么大,他打算就中间翻一块,把那些黑土,以及攒在西南墙角的狍鹿子的粪一起洒地里,掺和一下,然后种上菜。

  他还打算等地翻好了,去买个炉子,白天这里面的温度目前还算可以,那就白天架一炉子炭,晚上架一炉子炭。

  炉子就在翻的地后面架上,然后再靠墙弄个半截直通式火墙,能把种的菜给暖一暖。

  大冬天不好搞其他的,就暂时这样搞吧。

  一个小时时间,李龙翻出了卧室那么大一一块地。倒不是翻的不快,主要是翻过来后,他还要把翻起的板结的土块给砸碎。

  翻完后,李龙也没着急种,一来是要先去买炉子,二来还要把这地再耙一遍。虽然大块土砸碎了,但种地还是要绵土比较好。

  这么一块地,他打算分成几个小块,种什么还要想一想。

  大院子没有耙子,他打算回队里一趟,问问大哥种啥比较好,顺便带个耙子回来。

  出了玻璃房,李龙就听着院门被人拍了两下。

  在玻璃房里一边翻地一边想着事情,李龙没管外面。大院子的门扣着,这时候是杨大姐回来了吗?

  李龙急忙喊了一声,跑着过去把门打开。

  门外是两个穿着棉大衣,戴着棉帽子的陌生人。

  一个四十岁左右,有点沧桑的感觉,一个二十多岁,看着李龙还有些好奇。

  “请问是李龙同志吗?”年长的那位直接问了起来。

  “你好,我就是。”李龙瞥了一眼,发现外面有辆拖拉机,他就明白过来了。

  把两个人让进院子,年长的那个看着李龙只穿着一件绒衣,便说道:

  “李龙同志,还是要注意身体啊,这外面挺冷的,你得穿厚点儿。”

  “嗯嗯,刚才在忙,没听见你们拍门。我这院子有点大,刚才我在后院。”李龙解释了一句。

  “怪不得,我们拍了十几分钟了,都没见人出来,我们以为人没在呢。”那个二十多岁的人忍不住说了一句,“你这院子还真是大,以前是财主家的房子吧?”

  年长的碰了他一下,瞪了他一眼,然后对李龙说道:

  “我们两个是从奇台过来的,从报纸上看到了你的事迹,就是用收割机割麦的事情,我们大受启发。在奇台我们队里种了几千亩的麦子,人工割麦效率太低了,所以就想着能不能也买收割机回去。”

  按说奇台那边不归李龙,是奎屯农机厂的出售范围,不过既然人家找上门了,没有把生意推出去的对不对?

  李龙先解释了一下:

  “这个院子是我向一个老大爷买的。房子最开始的主人是谁不知道了。那老大爷一个人在这里住,后来儿子要把他接走,房子就卖给我了。”

  然后他指了指用塑料布盖着的收割机说道:

  “收割机我这里还有几台,你们要的话,倒是可以卖给你们,外面的拖拉机是你们的吧?”

  “是的。”

  “那最好把拖拉机开进来,我给你们演示一下怎么操作,不然光把收割机买走,你们不会操作也麻烦。奇台距离这里可不近。”

  奇台在本地说起来算东三县,是北庭州的东面三个县之一,另外两个是吉木萨尔和木垒。

  这一片地方不仅产有非常著名的春小麦,还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大名鼎鼎的鹰嘴豆。

  后世都发展成了产业,比如腰站子面粉,感觉都快成地理产业标识了。

  但距离是真远,这几个地方距离WLMQ两三百公里,玛县距离WLMQ又一百多公里,也就是说从奇台跑到玛县李龙这里,这两个人开着拖拉机跑了近四百公里。

  李龙估计他们是昨天跑了一天,在县里或哪里住下,然后今天早上过来的。

  真辛苦。

  所以教,也要教的认真。

  “收割机五百五十块钱一台,能接受吧?”李龙说道。

  “能。”年长的那位答应的很干脆,脸上甚至带着点笑意,“其实我们想着还可能会贵一些。”

  “用好了,一个麦季用这个收割机赚一台拖拉机是没问题。”李龙扯去收割机上面盖的塑料布说道,“但是呢,用不好也麻烦。我现在就给你们说一下。”

  那个小伙子看着李龙院子里的拖拉机,不解为什么他不用院子里的那台,不过看到吉普车,又让他不敢多说话。

  “我家的拖拉机好些天没用了,想发动着得烧热水,还得烤,麻烦。”李龙看出来他的心思,解释了一句。

  小伙子乖乖去开拖拉机了。他们的拖拉机才开过来,这时候水还热着呢。

  拖拉机开进院子,李龙去拿来木头墩子,然后一步一步的演示收割机的上机步骤。

  年长的那位叫张克虎,年轻人叫李梦龙,两个人是师傅徒弟的关系。拖拉机是张克虎买的,他收了李梦龙当徒弟教对方开拖拉机,顺便也是带带新人。

  所以李龙教的时候,他看得很认真,每个步骤都要问一问,那边李梦龙也是。虽然他不问,但脑子里一直在记着。

  李龙教的也很细心,包括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小技巧。农民现在挺苦,能从农民中脱颖而出的,肯定都不简单。

  他是想着能多带着一些农民致富,这样也能起到一些群体效应。毕竟农民能得到的信息量是最少的,基本上都是模仿效应。附近哪个农民怎么做致富了,那就跟着学。

  直到杨大姐推着车回来,李龙还在教两个人怎么卸收割机。

  有两个人的话,收割机的拆卸非常容易,所以张克虎和李梦龙两个很快就学会了。两个人还在拖拉机上轮流操作了一下收割机收割的过程,记下来后,才算是结束了这次教学。

  张克虎从随身背的小包里掏出厚厚的几沓钱来,一沓沓递给李龙。

  “一千一百块钱。”张克虎说道,“李龙同志,你点一点。”

  “好。”李龙接过钱快速的点了起来。

  张克虎和李梦龙两个人看着李龙的动作,这时候杨大姐从屋里给三个人端出热茶来。

  李龙点完钱后点点头说道:

  “钱数是对的。不好意思啊,你们这大老远过来,都没请你们喝个热茶……”

  “那不算啥,你教我们这技术,这就很让我们感动了。”张克虎笑着说着。

  李龙进屋把钱收好,出来的时候,张克虎和李梦龙两个已经把一台收割机抬上了拖拉机。

  “还有一台,你们自己挑。”李龙说道。

  其实没啥挑的,都差不多。两个人就顺势把摆在最外面的那台收割机抬着上了拖拉机。

  “留着吃完中午饭再回吧。”李龙邀请着。

  “不了不了,我们现在赶路,午饭前还能赶到呼县,在那里吃午饭,吃完今天多赶赶路,能赶回奇台。”

  张克虎很兴奋,两台收割机到手,他已经能够预见明年自己收割麦子的场景了。

  压不住啊压不住啊。

  “总得吃午饭嘛。走,我带你们去食堂吃个拌面,身上热热的再走嘛。”家里呆会儿顾晓霞回来,她是双身子不方便,李龙便说道。

  “不用不用,真不用。李龙同志,你能卖给我们收割机,而且还教的这么细,我们真心感谢。眼下我们真的想尽快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