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穿马甲 作品

第三百六十四章:朝会

万寿山,五庄观。

 

已过数日,宴席未散,气氛更焦。

 

“幽魂岭已灭,但迟迟不见大兄归返,那阴天君也无踪迹。”

 

“镇元道友,怕是追入了幽冥地府。”

 

“阴阳两世,格局相对,这南瞻地府之中,有阎罗劫仙坐镇。”

 

“十殿阎罗,以一殿秦广王,五殿阎罗王为尊,据说已过五重劫关。”

 

“在南瞻地府坐镇的,是七殿泰山王,有三重阎罗修为,略逊于南海龙王。”

 

“如此,镇元道友脱身,应当不成问题,就是不知能否斩杀那阴天君,除去那勾魂索命的恶咒?”

 

“哎……”

 

众人叹息,忧心更重。

 

就在此时,忽见天外祥云,按落五庄观中。

 

“大兄!”

 

“道友!”

 

众人见此,都是一震,纷纷起身相迎。

 

许阳步下祥云,回到坐席之上,方向众人笑道:“此事已了,诸位莫忧。”

 

“这……”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惊疑不定。

 

只有牡丹仙子直接出声:“大兄可除了那阴天君?”

 

许阳点了点头,翻手取出一物,赫是一簿冥冥莫测的古书:“吾追入地府,将其铲除,钉头七箭已解,这生死簿也得带回。”

 

“生死簿……”

 

望着许阳手中的生死簿,在座一干大乘,皆是错愕难言。

 

孤身一人,单枪匹马,夷灭幽魂白骨山,就已出乎意料,足够叫人吃惊了。

 

如此,还追入阎罗劫仙坐镇的地府,将阴天君斩杀,生死簿夺回。

 

这……

 

“道友能为,叫人叹服!”

 

“前辈神通广大,震古铄今!”

 

“不知可见那泰山王当面?”

 

众人一阵感叹,又问此中关窍。

 

“见面不如闻名。”

 

许阳摇了摇头,只做一句评语,随即转开话题:“阴天君之事传出,余下几大妖魔必定作鸟兽散,吾等清扫南瞻,也算大功告成!”

 

话语之中,目光扫动,最终平静说道:“既已功成,那吾也该身退了,今日起,五庄观封山闭门,不见外客,丹元之会也暂且停置。”

 

“大兄!”

 

听此一言,众人皆惊,牡丹仙子更是起身:“可是地府要来为难?”

 

许阳摇了摇头,不置可否,只声言道:“此事由吾而起,因果自也由吾承担,若是此关不死,此劫不灭,将来必与诸位道友丹元再会。”

 

“道友!”

 

“兄长!”

 

众人听此,还欲言语。

 

然而许阳摆手,一言定声:“吾意已决,不必再言,诸位也不必担忧,吾有脱身之法,避劫之术,孤身未难,成众反牵,实无益也!”

 

此话一出,众人皆默。

 

在座之人,都非凡夫俗子,自是明了许阳之意。

 

扫荡南瞻,牵扯各方,做下如此大事,自有后果承担。

 

别的不说,就说地府,此次折了一位将近劫仙的大乘,还被人夺去了生死簿,无论颜面利益,还是出于情理,都要前来报复,甚至不死不休。

 

地府如此,其他也是一般。

 

因果要人担,报复要人受!

 

谁人但,谁人受?

 

五庄闭门,已是态度。

 

一人而为,一肩承担。

 

对此,众人虽有百般言语,但却难以吐露出口。

 

各方报复,恐动劫仙!

 

他们这些大乘,纵然聚众成团,也未必能够抵挡,反而会成累赘。

 

明智做法,正确选择,是让五庄观孤身应对,毕竟许阳有五行大遁这等手段,又通乾坤之道,虚空之理,纵然不敌劫仙威能,也可收起山门遁走,没有哪个劫仙愿冒劫数加重的风险,一直追杀于他。

 

所以,这是明智做法,正确选择。

 

但理智与情感,往往对立冲突。

 

就像现在,事情,是大家做,妖魔,是大家除,好处也是大家享。

 

最后因果,却叫一人承担,其余置身事外。

 

这般情理,如何能过?

 

自古龙不与蛇居,虎不与犬行,君子不与小人相交。

 

能入这五庄会盟者,哪个不知礼义廉耻?

 

此等做法,自身一关,实难过去。

 

但许阳决意,众人也不知如何劝说。

 

最终……

 

一人起身,大礼做拜:“吾信公道人心,天地正气,道兄正法修持,必得天地护佑,此因此果,终将还报!”

 

说罢,便拜别而去。

 

如此,一人表率,众人皆动。

 

“此回山中,不入劫境,誓不出关!”

 

“今日因,他日果,天理昭彰,轮回必报!”

 

“将来丹元再开之时,必是群仙聚首之日!”

 

“道兄,珍重!”

 

众人各自起身,纷纷拜别而去。

 

偌大的五庄观,一瞬冷清下来,只剩四人未动。

 

许阳转过目光,看向左右四人。

 

大鹏王神色不变:“我本孤家寡人,何处不能栖身?”

 

牡丹仙子在旁亦是一笑:“若无大兄,百花谷早已名存实亡,今日正好两家合为一家,烦劳大兄再走一趟,将那生机造化泉迁入万寿山中。”

 

话语轻声,也是决意。

 

许阳听此,也未多言,只看左列二人。

 

紫阳真人看他,沉默许久,方才出声:“道友所图,究竟为何?”

 

话语之中,若有所指。

 

许阳一笑,平静回道:“天地正气,公道人心!”

 

“……”

 

真人听此,又是沉默,许久才做叹息出声:“也罢也罢,浮沉万载修仙道,难得一快心气舒,道友如此,吾这老朽之身,又何妨相陪?”

 

说罢,也不再言语,只看纯钧剑君。

 

纯钧剑君一笑:“吾有剑仙志,纵横天地间,怎可让此心蒙尘?”

 

说罢,便看许阳。

 

许阳一笑,举杯言道:“能与诸位同行,乃吾人生幸事,满饮此杯,天地共鉴!”

 

……

 

另一边,道法世界,万道宫中。

 

许阳开眼,喃喃说道:“是时候了!”

 

说罢,便将一道灵光挥出,向四方分散而去。

 

镇元子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收获海量资源不说,还取得大义之名,连得大势之力,更在人心根种,日后生根发芽,必得重大回报。

 

按照原定计划,接下来便该功成身退,甚至一战赴死,舍生取义。

 

如此,既能探天庭实力与劫仙根底,更能让此事影响进一步发酵,为日后万道学宫进军地仙界铺路。

 

但此一时彼一时,许阳改变了决定,不准备再牺牲“镇元子”来探天庭与劫仙的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