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穿马甲 作品

第五百三十七章 :秘辛

 “各洞真仙?”

 许阳摇了摇头,淡笑说道:“芥藓之疾,何足道哉。”

 “道友当真,直言不讳!”

 君卿听此,亦是一笑:“既不是为各洞真仙,还有何难是君卿可解?”

 “盟天道传承久远,君仙子更是阅览三教,博古通今,必知上古秘辛!”

 许阳赞赏一声,轻笑说道:“还请仙子解惑。”

 “哦?”

 君卿柳眉一挑,眼神莫名:“道友欲知何种秘辛?”

 “神战之秘!”

 许阳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上古之战,究竟因何而起,最后又如何而终,为何战后各大仙境,神国,佛域皆尽封闭,以至绝天地通,使得魔劫肆虐,至今都还不见踪影?”

 “这……”

 君卿眼神变幻,一时无言。

 许阳也不在意,品味茶茗,静候结果。

 这位君仙子,正是盟天道之主,三教同修,九劫圆满的一大真仙。

 十余年前,她悄无声息的渡过入世天劫,重回人间,成为首位入世的九劫真仙。

 对此许阳并不意外,毕竟盟天道法玄妙,乃是三教同修之果,并合佛门宏愿大誓,道门天人之法,以及儒门圣学,对于天道人心的领悟与理解,不是寻常道统法门可比,在这“渡劫”一道有巨大优势。

 当年玉照作为盟天道传人,便与他有过“业务竞争”,凭借盟天道法,开解了不少福地,获取了不少功德。

 由此可见盟天道法之妙。

 身为盟天道主,君卿率先入世,乃是情理之中。

 但情理归情理,这只能做个例,并非普遍情况。

 其他洞天真仙,还在洞中蛰伏,未能一同入世。

 否则三月前,峨眉金顶上,围观他与任白眉大战的,就不是一干劫境仙神,而是一众九劫真仙了。

 除非有与盟天道法相当的渡劫法门,否则各洞真仙想要入世,还得等待时局发展,天道进一步放开限制。

 毕竟,九劫成真,殊为不易,如何都不可能冒险行事,为一时利益之争赌上道途性命。

 就是能,许阳也不太在意,毕竟有玄天剑宗作教训威慑,纵然各洞真仙入世,万道学宫也能保证基本局面,千百年内不会有太大变动。

 所以,如他所言,各洞真仙,只是芥藓之疾。

 许阳真正关心,真正重视的,还是各大仙境,佛国,神域,圣地。

 那些天仙帝君,地仙大能,三清道统,三相神灵,三世诸佛……

 这些至上强者,才是他的“心腹大患!”

 三月前,峨眉金顶一战,他虽大破任白眉与两仪微尘阵,奠定了自身“真仙无敌”的地位,但也只是真仙无敌而已。

 他的底蕴,已经耗尽了!

 天地三才,九仪剑阵,便是他最强手段,若再有强敌跳出,更胜于任白眉,那他不说必败无疑,十死无生,也要捉襟见肘,受制于人。

 隐患极深,威胁极大!

 偏偏这样的隐患,这样的威胁,不在少数。

 毕竟,此方世界,乃是仙神大世。

 各大神系,汇总起来,有多少天仙地仙?

 许阳不清楚,但可以肯定,数量绝对不少。

 无论出于何种考虑,他都要未雨绸缪,落子布局于将来。

 所以,他请来了这位盟天道主,准备向她求教,解去一干疑难。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至于这是否会暴露什么……

 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有些东西已经瞒不住了。

 仙神之中,哪有愚夫,你能蒙住一时,还能蒙住一世?

 所以,暴不暴露,已无所谓,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没有点破而已。

 ……

 君卿放下茶盏,神情变幻,许久方才出声:“此事,说来话长啊!”

 许阳一笑,处变不惊:“那就请仙子细细道来,在下倾耳而听!”

 “好吧!”

 君卿摇了摇头,不再矜持:“道友可知诸天万界。”

 “嗯!?”

 许阳眼神一凝,随即点头:“世有诸天,界如恒沙?”

 “不错,世有诸天,界如恒沙!”

 君卿点了点头,喃喃说道:“此方世界,乃是仙神大世,界外还有诸

天,万般世界,宛若恒沙,数之不尽,那外道魔世便是其中之一。”

 说罢,君卿目光一转,神情更是玩味:“道友可曾遨游诸天?”

 许阳一笑,不置可否:“仙子这般说,定是遨游过?”

 “不错!”

 君卿点了点头,轻笑说道:“九劫成真之后,吾曾遨游诸天,收获甚大。”

 “哦?”

 许阳一笑:“仙子有何所获?”

 “见道,见佛,见儒,见诸天妙法,万界玄机!”

 君卿打了一个机锋,随后又做笑道:“吾游诸天,发现一事,那便是这诸天万界之中,都有各大道统痕迹,道门三清,佛门二乘,儒门圣师……”

 “除此之外,各道传承,修法也都大同小异,甚至一般无二。”

 “如我玄门,炼气筑基,金丹凝婴,元神返虚,合体大乘……”

 “这等境界划分,不止一世,不止一界,有的大同小异,有的一般无二。”

 君卿回转目光,望向许阳:“道友可知是何原因?”

 许阳听此,顿陷沉默。

 这个疑问,其实一直在他心中盘桓。

 庄周梦蝶,神游诸天,修行至今他穿梭过许多世界,经历了许多事情,也积累了许多疑问。

 别的不说,就说道统传承,那么多世界,都有“道释儒”三教的痕迹,只是或多或少而已。

 这三教道统,有真有假,有虚有实,如大周大唐,凡俗武林,那就是纯粹的虚道伪佛,换到道法元灵之世,就是真佛真道,还有上古仙神的传说,道统,法门遗留。

 但无论真假,无论虚实,他们都有存在,并且传承都大同小异。

 道门必有三清,佛门必有释迦,儒门必有圣师,哪个世界,都是如此,或许在姓名称呼上有些许差异,但本质都是相同的,变而不变。

 所以,问题来了。

 哪来那么多三清,哪来那么多释迦,哪来那么多圣人?

 这些世界的三清道祖,释迦如来,万世圣师,是独立的存在吗?

 如果是,以他们的大能,如何会不谋而合,使用大同小异的名号?

 如果不是,那这些道佛,这些三清道祖,释迦如来,又是什么东西?

 这些世界,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

 这样的疑问,一直盘桓在许阳心中,得不到确切的答案,甚至让他有过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存在,怀疑自己经历的一切,到底是真是还是虚假,会不会一段虚幻的,人为编造的故事?

 这些疑问,得不到答案。

 许阳曾做过猜想,但没有证据,一切猜想都无意义。

 那现在……

 “以吾之见,此等现象,只有两种解释,可以勉强说通!”

 君卿话语轻声,神色严肃:“一是诸天万界,有一核心存在,是为唯一真界,以其为核心辐射,诸天万界中的所有,都是此界的映照!”

 “那唯一真界之中,有道有佛,有儒有法,所以诸天万界之中也有道有佛,有儒有法,大同小异,变而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