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九地 作品

第16章 这样看起来才有腔调

叶平安根本就没想到,不过是在弄堂口里怼了吴家姆妈几句。

 一时间,让众人对他的看法大为转变,甚至可以说是一战成名。

 原本书生气的叶平安,对谁都是客客气气的。

 今天倒是难得硬气了一回,让弄堂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们都啧啧称奇。

 等回了阿亮家,阿亮妈就催着他们洗手吃饭。

 等一坐下来,她一脸关切地对着叶平安嘘寒问暖。

 “平安,侬今天还好伐!

 这么冷的天,

 千万不要感冒了。

 侬要是不习惯,

 一定不要勉强。”

 阿亮在一旁事不关己,猛的扒拉着自己碗里的饭。

 他现在真的是饿了,伸手夹了一块带鱼,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他抬了一下头,好笑的看着自家老妈像老母鸡护崽一般,对着平安问长问短,把平安弄得浑身不自在。

 阿亮这才赶忙把嘴里的饭咽了下去,开口替他解围。

 “姆妈,他这么一个大活人,

 有什么不舒服肯定会自己说的。

 平安今天很给力的!

 他帮了我的大忙,

 账算的不要太清爽哦!”

 叶平安也对她宽慰道:

 “阿姨,侬就不要替我担心了!

 我和阿亮一起搭档做事,

 很有默契的。

 今天算是开了个好头,

 我打算以后就跟阿亮去牯岭路了。”

 这个说辞是叶平安和阿亮在回来的路上,就商量好的。

 眼下,他们修电视机的事情,肯定是不会告诉任何人,包括阿亮的父母也都要瞒住。

 以后阿亮每天,都会带着叶平安一起同进同出。

 这样就算弄堂里的闲话精们问起来,也发现不出什么破绽。

 阿亮妈一脸欣慰的点头,感叹着。

 “你们两个从小像亲兄弟一样,

 能互相帮助,

 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过一定不要太累,

 平安的身子骨差,

 经不起折腾的!”

 阿亮已经吃完一碗饭了,端起碗,又准备去厨房添饭。

 他站起身,对他妈妈教育道:

 “姆妈,平安又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侬不要这么瞎操心,

 快吃饭!”

 阿亮妈见着阿亮吃起饭就像风卷残云一样,盘子里的菜已经没了大半。

 她嫌弃的吐槽着自己的亲儿子。

 “侬这个人就是没心没肺!

 天塌下来,都吃的下去的!

 算了,我也就不多说了,

 免得你们又嫌我啰嗦。”

 叶平安去牯岭路的事情,就这么铁板钉钉了。

 后来,整个安康里的人都知道了,在背后说什么的都有,大部分人都等着看好戏。

 他们都不相信,这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白面书生,会在牯岭路混得下去,估计没有两天就该闹着要回来了。

 叶平安根本不在乎弄堂里的人说什么,反正眼下赚钱才是最要紧的。

 等将来有钱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这里搬出去。

 省得他们一双双眼睛,总是盯在自己身上。

 第二天一早,阿亮和叶平安依旧是凌晨四点就出了门,阿亮妈的爱心热水袋也没有落下。

 不过今天叶平安的状态,比昨天好了许多,和阿亮两个人轮换着骑。

 等到十六铺码头的时候,两个人身上都热得出汗了。

 阿亮出门前用报纸把大前门香烟包好,让人看不出端倪。

 现在他把香烟在夹在腋下,和叶平安一路往码头走去。

 他们熟门熟路的,郑金根的船。

 今天的郑金根看起来心情格外的好,见着阿亮就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他弯腰从身旁的竹篓子里,拿出了一袋已经晒得干透的小猫鱼干,塞到阿亮的手中,超乎热情的说道:

 “阿亮,这是阿拉自己晒的鱼干,

 本来昨天就应该给侬的,

 就是走得太匆忙忘记了。

 我家老太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