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落雨 作品

第240章 大凉天子(第2页)

 

哪怕是京城中的显赫豪门,都难以让家族子弟攀升的这么快。

 

关键人家没有背景、寒门出身,愣是靠着战功当上了副总兵,如今边军六卫盛传,顾思年是六镇武将中排名第一的后起之秀。

 

顾思年也没闲着,他极为大胆的用眼角的余光瞟了一眼正前方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

 

尘尧,大凉朝的皇帝,天下万民的主宰。

 

这位大凉天子今年刚刚好五十岁,这把龙椅他已经足足坐了二十年,五年前刚好将国号改为了正隆。

 

天下百姓对这位皇帝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能治国、能安民,又有人认为这个皇帝屁事不干,只会看着老百姓活活饿死。

 

不管天下的百姓如何评价、也不管边关有多不安稳,但至少这位大凉朝的皇帝已经牢牢的掌控了朝堂,群臣对其莫不尊崇。

 

而顾思年的那位父亲,大凉平陵王正是尘尧的三弟,名为尘渊。

 

据说很多年前在尘尧还未登基的时候,兄弟二人关系极好,无话不说,可两三年前的那场谋逆大案彻底将平陵王府送进了历史长河。

 

“蹬~”

 

顾思年停住脚步,跪地叩首,朗声喝道:

 

“臣琅州卫副指挥使顾思年,参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坐在高位上的大凉天子目光微凝,看着顾思年的侧脸好像有些愣神。

 

大殿中陷入了一丝诡异的安静,顾思年就这么保持着磕头的姿势,一动都不敢动。因为入宫之前葛靖交代过他,只要皇帝不让你起身,就决不能起身!

 

“免礼~”

 

低沉中带着威严的淡淡喝声响起:

 

“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顾思年一愣,但还是老老实实的把头抬起来,始终保持着跪拜的姿势。

 

文武百官的脸上却出现了一丝好奇,按理来说朝会时直面陛下是忌讳,可今日皇帝怎么主动让顾思年抬起头来了?

 

就在顾思年抬头的一瞬间,龙椅上的天子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目光极为诡异。

 

百官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反正尘尧一起身所有人都乌泱泱的再次跪下,好像生怕皇帝生了多大的气。

 

皇帝就这么看着顾思年,目光中带着几分不确定。

 

“陛下,陛下。”

 

身边伺候了皇帝十几年的近侍小心翼翼的说了一句:

 

“顾将军还等着陛下的册封呢。”

 

面貌威严,自带王者之气的尘尧一下子回过神来,重新坐回龙椅,不冰不冷的喝道:

 

“爱卿起来吧,跟咱们说说,你是如何斩杀申屠空、击败拓跋烈的。”

 

“微臣遵旨!”

 

顾思年的语调不轻也不重,将年前猛攻靖边城,年后大败拓跋烈的战事大体上讲了一遍,让在场不少的官员都赞赏的点了点头。

 

“呵呵,仗打得不错,朕心甚慰。”

 

皇帝的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

 

“北燕嚣张日久,这次咱们也好灭灭燕军的威风,彰显我大凉军威。”

 

百官齐声喝了一句:

 

“皆仰赖陛下洪福,大败燕军!”

 

“顾将军。”

 

尘尧突然话锋一转:

 

“听说将军原先是京城人士?”

 

“回陛下,卑职是年幼时分流落到京城的,后来想要看一看边境的壮阔景色,就去了北境琅州。”

 

这番话是葛靖教他说的,因为你总不能说是在京城吃不饱肚子才逃难走的吧?那这样的话皇帝的脸面往哪里放?

 

“噢,那你家中有父母吗?”

 

“没有,小人是孤儿。”

 

“那父母的名字知道嘛?”

 

“不知道,从臣记事起我就是个孤儿,从来没见过父母兄弟。”

 

“原来是这样……”

 

在场的官吏包括那名近侍都有些愣神,皇帝陛下什么时候对别人的家室感兴趣了?

 

顾思年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朝会上的对话与自己想象中的偏差这么多?

 

问完这些,尘尧终于面无表情的挥了挥手:

 

“传旨吧~”

 

“遮~”

 

近侍一步向前,朗声高喝:

 

“琅州卫顾思年战功卓著、奋战边关,先斩杀北燕皇子申屠空,后大败领军主将拓跋烈,当为边军楷模。

 

自今日起,加封顾思年为琅州卫指挥使,授正四品官衔,节制全境兵马!”

 

“朕再补充一句。”

 

尘尧出人意料的一挥手:

 

“赏顾将军锦缎千匹、黄金千两!再加赐黄马褂一件,以振奋边军士气!

 

顾爱卿,以后琅州卫的边防就交给你了,替朕好好守住这大好河山!”

 

“呼~”

 

顾思年深深弯腰,抱拳大喝道:

 

“微臣谢陛下宏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散朝!”

 

近侍的一声怒喝之后,文武百官犹如潮水般退出了天阙殿,独独尘尧还坐在那把龙椅上喃喃念叨着:

 

“像,太像了~”

 

「唔,这皇帝,果然姓尘。

 

求票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