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试了试抽刀入鞘之后,见蔡裔面色不豫,道「元子何故如此?」
既然张硕问了,蔡裔便不再藏着掖着,直接说道:「都督,若淮水上的晋军水师不退呢?届时大军远在合肥,后路粮道被断,能久持乎?」
张硕沉吟了一下,道:「若事事皆要稳妥无比才动手,那便是武学里说的‘结硬寨、打呆仗」。此番本是我攻淮南,不意晋人来得如此之速,反倒变成彼攻我守了。今敌军退却,不追何待?」
「若贼伪退诱敌呢?」蔡裔问道。
「追一下总是要的。」张硕坚持道:「而今淮南诸县皆在观望,若能追到合肥城下,纵无力攻取,淮南北边诸县却有可能改旗易帜。另者一-」
说到这里,他扭头看向北方,道:「江东水军实在恼人,动不动截断后路,
断我粮道,此诚可忧之事,故需效曹魏故智,于淮南屯田,就近筹措资粮。”
「屯田?」蔡裔是真的震惊了,不由得多打量了几下张硕。
「昔年邓艾于两淮屯田,淮北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六七年间,积粮三千万斛于淮上。」张硕说道:「惜当年所屯之田多已荒废,水渠亦多湮废,还得花大力气整治。若我仍镇淮南,今冬便征发兵士、百姓修治陂池、灌渠,待淮南粮收,纵淮水为人截断,又有何惧?」
蔡裔一时失声。
张硕此人,与其说是战将,倒不如说是个屯田将。
他南下的主要目的竟然是扩大占领区,以便后方能安心屯田积粮。
「君勿要多劝。」张硕当先而出,声音远远飘来:「此时不敢进,悔之莫及。」
******
六月二十五日,天水。
前方军报每隔几天就有一封,大部分是关于北方草原的,这也是邵勋最关注的。
至于张硕营中发来的,他不甚关心。
只不过确实有点惊讶。
祖约拖来拖去,果然拖出了事。
按照最先的计划,祖约于寿春举事,然后尽可能煽动更多的人加入进来,配合南下的张硕部,让淮南全境变色。
但第一步就失败了。
前后拖延许久,一会索要粮草器械,麻痹建邺朝廷;一会调整布防,解散或遣走不可靠的部众;一会要去徐州搬取将校家眷,不然他们不愿跟着反,总之一堆事,结果就让建邺朝廷嗅出不对了。
邵勋基本可以肯定,建邺朝廷在祖约举事之前一段时间,就已经讨论结束,
开始委任官员、调集兵马了。
祖约麻痹他们,他们也麻痹祖约。
于是等到祖约举事之时,晋军主力一部已经抵达巢湖,待许柳南下之时,历阳水陆都督陆玩已经抵达合肥,双方先锋迎头相撞。
张硕决意南下成德,与普军水陆主力厮杀,颇为冒险,盖因后路不稳。
但邵勋没有阻止。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张硕完全没必要写这封自明心志的信。
有什么用?
若单骑走免,逃回淮北,该斩首还是得斩首。你是都督,握有全权,同时负全责,不可能你提前打了预防针就不追究。
如今的战争进程,邵勋不是很清楚。
他甚至怀疑水师已经全军覆没了,这倒是个难题。
所以,今天他决定给张硕回一封信,由秘书监卢谌拟写。
「几个要点。其一,修治二石山城及水寨,可容纳水师屯驻。」
这其实是给水师一个避战的场所,搞存在航队。
存在舰队虽然总被人嘲笑,但不是没有用。结合水寨、木桩乃至铁索,可以勉强维持一个沟通南北的通道。
但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至少需要几个月。
「其二,若能控制芍陂,则修治陂池,若不能,尽可能抢占良田所在,朕会发胡汉丁壮前去屯田。」
屯田是必须的,盖因即便有了水寨,在水军战力远逊于江东的情况下,依然可能被摧毁,再度被隔断南北。
也就是说,从河南渡河攻打淮南,往往只有短短数月时间窗口,持续能力不足。若能在淮南收粮,则可大大缓解此窘境,届时江东水师甚至都不会过来了,
因为用处不大。
「其三,看好祖部军士,勿要令其遁逃。」
张硕来报,祖涣率三千人东行收取诸县,行至半途,军众鼓噪,直接散走了一半人。
这些人去哪里?当然是跑回徐州和家人团聚了。
祖约手头剩下的兵马,多半也军心浮动,不可不防。
「其四,若遇大疫,勿要勉强,量力而行。」
「其五,勿要杀降。」
「其六,把质子军撤回来,他们死人太多了。「
「就这么多吧,卿自斟酌语句,聊为润色,写完就遣快马发出。”
「臣遵旨。」卢谌应道。
邵勋点了点头,随即站在地图前,仔细看着横亘东西的阴山。
(今晚还有一章,双倍月票了,求票。)
(朋友写的《犁汉》完结了,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