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度根在汉末时率万余落鲜卑于太原、雁门一线放牧,故这两地鲜卑人也是非常多的,但如今好像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族属了,到了大晋朝,不少人直接被归类为匈奴。
“此辈亦想名列郡姓。”邵勋说道。
莫含有些不淡定了。
张通、田秩这些没脸没皮之辈,明明是胡人,自称汉人名家后裔,如今还想名列郡姓,一旦他们成功了,而莫氏这种正宗得不能再正宗的华夏苗裔却当不了士族,岂非可笑?
想到此处,莫含起身离席,拜倒于地,大声道:“大王,莫氏一贯心向中国。暂冠胡朝,情非得已,今王师大至,喜不自胜,愿为大王帐下鹰犬。”
邵勋亦起身,将莫含搀扶而起后,道:“将军之心,我岂能不明?张通、田秩等辈能评上士族,莫氏门第只能更高。而且,代国乃大晋藩属,马邑、云中、代三郡士族,亦可入中朝为官。”
“谢大王恩典。”莫含哽咽道。
这是真的激动到不行了。
他们家族靠经商致富,然后招募民人、修筑城池、且耕且牧,已然部曲甚多、家财万贯。但连续多代人奋斗,却仍是乡间土豪,即便他被刘琨辟为从事中郎,也是因为他熟悉鲜卑内情,且与猗卢关系良好,刘琨需要一个居中传话之人罢了。
如今梁王一句话就帮他提升了家门,这是再造之恩了。
“只要心向朝廷,什么都会有的。”邵勋笑道:“过阵子我会议设代国大中正、诸郡中正官,此事或有阻力,君在朝中,当知怎么办。”
中正官其实是一个非常要害的职位。看似无法直接任免官员,但他可以点评啊,在名声就是一切的年代,这个点评权可太有说道了,不知可做多少利益交换。
代国引入中正官制度后,胡人氏族头领挨个点评,搞到最后别把部落点评散架了。
“明白。”听了邵勋的话后,莫含用力点了点头,表态道:“仆会找一些相熟的部族大人,晓以大义,让他们不要反对。”
“莫含壁地属繁畤县吧?”邵勋问道。
“正是。”
“那就是云中郡了,我会给王太尉书信一封,请其介绍一风姿清博之士人来任郡中正。”
“王太尉?可是琅琊王氏的王夷甫?”莫含惊道。
“正是。”邵勋心中微微有些不爽。
怎么听到王衍名字,一个个像是粉丝见到了爱豆一样,老登的影响力真是不可低估啊。
历史上石勒要是不抓到就杀,而是留在身边,估计后面就更难杀了。
“太尉乃天上人。”莫含叹道。
邵勋更是无语。
你要是见到王老登那柔软的身段,就会祛魅了。离他远了,才会觉得王衍有多好,天天和他待一起,你才会发现他不过如此,名过其实。
哪天让虎头露下面,如果莫含知道他就是王衍的外孙,不知道会不会偶像梦破灭。
谈完这事后,邵勋又与莫含相对而坐。
吃食很快撤下去了,换了茶汤。
邵勋思虑一番后,说道:“你等筑堡而居之人,与鲜卑不一样,心中自当有数。昔年新旧之争,便知游牧索头从未把你们当自己人。将来若有变,能依靠的只有朝廷。”
“大王所言乃至理名言。”莫含拱手道。
他世居此地,当然明白这是实话。
他也不是笨人,隐隐看得出来邵勋想拉拢他们这些地方豪强。
理论上来说,他们与代郡、广宁那边的乌桓首领差不多,已经没什么严密的部落组织了,已经或者正在往家族化的方向发展。
他们确实和游牧部落不一样,因为他们定居了,会静下心来研究提高农田产量的办法,也种桑麻纺织,同时还饲养了大量牲畜,每日驱奴婢出外放牧,但却不会游牧了。
像张通、田秩之类汉化得比较深的,家族里读书识字的人不少,与游牧部落也不是一路人。
梁王拉拢住他们,其实就分了代公之势。
一旦有变,纯游牧部落一个想法;
半牧半耕的部落一个想法——这些人也是会迁徙的,只不过秋收时会回来;
定居豪强一个想法。
如此,力使不到一处,没法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朝廷。
这便是分化瓦解了。
梁王应该也不介意别人想到这一层。
就像他打仗一样,堂堂正正,大势所趋,给你想要的东西,把你拉到他的阵营。
这他妈才是世间最高级的兵法吧?
当天下午,邵勋离开了莫含壁,兼程赶往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