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封臣 作品

第191章 大太保受托昆吾剑

第一九一回 大太保受托昆吾剑

 靠山王杨林为给皇上冲喜,筹集了四十八万两银子,连同绫罗绸缎、珍珠异宝加起来,总价值得超过六十万两!给皇帝、给国家运的钱财在当时有一个名字叫做皇杠。杨林在上书中雅称“龙衣贡”。就是说给皇上筹点银子做龙衣,没筹多少,也就是四十八万两银子。那是山东老百姓多少年的血呢!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

 我们曾说过,这两年,山东一带老百姓不好过,不是旱就是涝,好容易没旱没涝了,又闹蝗虫,蝗虫过去又闹瘟疫,国家的赋税又是连年增高。老百姓种的粮食全都捐给国家了。有点灾,有点难,这个隋文帝杨坚还挺抠,还不肯开仓放粮。老百姓得不到赈济,那更苦了。再雪上加霜,杨林这么一搜刮。山东一带的老百姓,那可以说是药铺柜台上的抹布——苦透心儿了!百姓们的怒气一层一层堆下,那现在就如同堆成了一座火药库,就差有人点火了,有那么一点火星子一迸,当时就能炸了天了。

 说:“对此,老王爷杨林能一点不知道吗?”杨林不糊涂,他还算一个清明的王爷,你别看为朝廷,为他的哥哥搜刮了这么多金银珠宝。但是,老王爷杨林人家自己保持清廉。他觉得:我不能拿,这是国家财产。给我哥哥送去,那理所应当。他是皇帝,家天下呀,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呀,再多的财富也是他的。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这些东西给他,理所应当。但我作为臣子,我只拿我的俸禄,我不贪不占,保持我的清廉。

 他倒自己保持了,但他就不琢磨琢磨,作为整个天下的统治阶级,整个的腐败了,你一个人清廉有什么用呢?他不考虑这个。他也知道搜刮山东老百姓民脂民膏,民怨甚深。再加上这两年确实在莱州这一带出现了一些海盗。他觉得自己在山东这么一镇,山东这一块乱不了,海上乱不了。但是如果自己离开这里一段时间,就备不住能乱了。所以,自己不能够离开山东,先在这儿镇着,把山东老百姓先养好喽,到那个时候自己再离开山东,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

 所以,这一次四十八万两银子由谁来押呢?就派给自己手下十二家太保的其中两位带着一千精兵去押送,也就是了。因为靠山王杨林觉得,这一路之上,虽然现在不太平,逢山有盗,遇岭藏贼。但是,谁敢劫四十八万两银子呀?再者说了,哪伙贼能够打得过一千精兵啊?要真格的劫这四十八万两银子,那就捅了塌天大祸了。甭管什么山,甭管什么寨,那肯定是灭顶之灾呀。贼人也得自己掂量掂量,不能说什么买卖都做。另外,押解这四十八万两银子也是秘密押解,并不张扬,像何日启程这样的信息都是严格保密的,贼人也不可能知道。等到贼人知道了,临时纠集队伍,他也来不及。

 所以,诸多因素让靠山王杨林对这一次押解银子有了这么一个判断,认为安全系数较高。于是,就把这趟差事交给了自己手下十二家太保的大太保卢芳和二太保薛亮。

 我们说了,靠山王杨林一辈子不喜女色,终身未娶,但收养了很多的干儿子。这些干儿子都是孤儿,一共十二位,号称“十二家太保”。十二家太保都是杨林一手带大的,一个满身武艺,刀弓石、马步箭是无一不晓。跟着杨林南征北战,也立下汗马功劳。对杨林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但杨林也知道,他们为夺取世子之位也是明争暗夺,也是互相捅刀,也是互相倾轧。杨林对他们押解这趟差事很放心。为什么?他们一定会争这趟功!一争功就得努力、就得卖命。这四十八万两银子就更加平安无事了。大太保卢芳岁数最大,为人最为谨慎;二太保薛亮在这十二家太保当中武艺最强。所以交给他们俩,自己也放心。

 果然,杨林把大太保、二太保叫到跟前,就把押送皇杠的任务交给他俩了。哎哟,把卢芳、薛亮给高兴坏了。卢芳、薛亮当时就表态了:“父王,您老放心吧!把这事交给我们俩是万无一失啊!”这俩人是信心满满。

 “嗯……”杨林手捻须髯,“好!不过,你们千万也不可大意呀。山东不太平,现在全国响马、土匪成患,遇事要倍加小心,以防路上遇到响马强盗啊。”

 “请父王放心!”这俩人是连声称是,“我们谨记父王的教诲,一定小心从事!”

 但别看他俩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以为然。俩人心说话:“父王啊,嘿!你也太小心了。谁敢劫皇杠啊?活腻歪了?借他八个胆子,吓死他们,他们也不敢!再者说了,就算是有,又能怎么的?就凭我们两个,来他百十来号蟊贼根本就没事儿!哎呀,我们带了一千精兵,押解着四十八万两银子赶奔长安,这个功劳那可以说五个手指头拿螺蛳——是十拿九稳呐!哎呀,太好了!这趟差事如果办下来,回来,我们在父王心里的亲近指数、信任指数、建立功劳的指数‘噌噌’地都得往上升啊!我们俩那就离世子之位更近了!”

 尤其是大太保卢芳,心说话:“我是老大呀,再夺了这个功,世子之位那肯定就给我了!”真的非常高兴啊。

 这个时候,靠山王杨林又命令中军官:“上官狄呀。”

 “啊,末将在!”

 “去!把那柄宝剑给孤王取来!”

 “是!”上官狄一转身就奔老王爷的宝物库去了。

 靠山王杨林有收藏宝物武器的癖好,专门有间宝库。这宝物库里面的宝贝武器是应有尽有啊。天字一号内藏的就是当年秦彝(也就是秦琼他爹)穿戴的盔甲和使用过的虎头造金枪。天字二号就藏着这件宝贝。

 一会儿功工夫,上官狄把这件宝贝取过来了,是一把宝剑!双手呈给靠山王杨林。

 靠山王杨林接过宝剑,用手轻轻抚摸着,“好宝贝呀,好宝剑呐!可惜呀,本王无福享用啊。”说到这里,靠山王杨林就喊了一声:“卢芳!”

 “儿臣在!”

 “这把宝剑乃是一柄上古神剑,名曰昆吾。销金断玉,削铁如泥!想当年,周穆王讨伐昆戎,昆戎打不过周穆王,于是敬献昆吾之剑。用此剑切玉如切泥呀。几年前,本王率兵平定海上之乱,剿灭了海贼,之后诛杀了那海贼匪首。看到他所佩之剑居然是这把昆吾剑。嘿!那真是野草埋麒麟了。于是,本王就把这昆吾剑放在了我宝库之中。可惜本王平日不配宝剑,一直想着哪一天把这把宝剑送给一个可送的有功之人。没想到,一连数年,本王没有物色到一个可佩此剑之人呐。这一次,卢芳,你带着这把宝剑一同进京。见到太子杨广,就把这把宝剑送给他吧。就说是他的二叔给他的礼物。这件事情,你私自去办就行了,不必让陛下与其他臣子知道,你可明白?”

 “孩儿明白!”说着话,卢芳伸着手,浑身都颤抖了,怎么呢?哎哟,我又接受了一件重要任务啊,父王要我把这绝世宝剑献给当今太子。当今太子杨广,那、那就未来皇上啊!为什么这个时候给皇上送龙衣贡、送这四十八万两银子?我们都知道了,当今圣上够呛了,病重了。父王这是给他送银子,所谓的冲冲喜。这玩意儿谁都知道——白搭!噢,拿银子一冲,人就好了?得病了,既然太医都束手无策,嘿,陛下快坏了。看来,在今年就有可能驾崩。等到陛下驾崩,谁来接替大位呢?那肯定是太子杨广了!而太子跟他二叔、也就是我父王的关系特别好。老爷子对杨广特别地喜爱,认为杨广有他身上的风格,杨广此人雄才大略、杀伐果决。我们家老爷子一直说:“如果太子登基坐殿之后,那一定是一代明君!”对杨广寄予厚望。那么现在,在这个节骨眼上给杨广送一把宝剑,能够把这昆吾绝世的上古神剑交给杨广,那不就是叔侄之间联络感情吗?表达爱意吗?而且,我们也知道,现在为了太子之位,朝中也是暗潮涌动。有支持太子的,有支持前太子的,也是互相争斗啊。父王让我现在给太子送把宝剑,那意思就是要支持太子,表达忠心呢!那太子登基坐殿之后,还不感激二叔?一感激二叔,那我家老爷子的位子就坐得更稳了,靠山王就靠得更牢了。现在,让我办这个差事,我得见到太子。太子对我一向不错,一向有好印象。我再借此机会加深太子对我的印象。那以后,这世子之位不自然是我的了吗?“请父王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卢芳恭恭敬敬地把这把宝剑收回来了,还用一种得意的眼光看了看旁边的二太保薛亮以及众位十家太保。那意思:“瞧见没?瞧见没!最重要的任务父王给我了!还是信任我呀!这就告诉你们:我是老大!你们哥几个就别争了!自己知趣点,到我的阵营来。我亏待不了你们!”这个眼神就把这层意思给大家全传达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