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裴寂对此并不认同。您别看现在他跟裴寂关系好。还是那句话,俩人现在没有什么利益冲突。等到后来,有了利益冲突了,那裴寂看不上李世民,扶保李建成了。刘文静呢?刘文静铁杆李世民的人呢!所以到后来,李建成、李世民矛盾越来越激化,那么他们俩手底下的刘文静、裴寂先干起来了,这俩好朋友未来反目成仇。那还是后文书。
刘文静对李世民很器重,李世民对刘文静自然也非常信任。所以这一次工作,刘文静是副手。
刘文静雷厉风行啊,“稀里哗啦——稀里哗啦——稀里哗啦……”拆了不少庙宇。只要拆完了,让那些人夫赶紧把这些木石拉到建筑工地上去。李世民天天地也过来督工、过来巡查。这么一晃,五天过去了。
这一天,李世民正在这里监督拆扒庙宇。突然有人慌慌张张来报:“报——启禀二公子,大事不好!”
“嗯?”李世民一看,“何事如此惊慌?”
“那那那……那边一群老百姓闹事儿了!在那里围着长孙顺德、温大雅要发生冲突啊!我们已然派兵给围了。现在,军民之间剑拔弩张啊!”
“啊,啊?!”李世民一听,大吃一惊啊,“怎么会出现这事儿呢?”
“还不是咱们到处争役夫争的呀。现在正好是农忙、割麦子的时候。如果说把家里的男劳力给征过来建这座晋阳宫,那麦子谁收啊?所以,很多的百姓不愿意过来当劳力呀。那不过来当劳力,我们就没办法盖这座晋阳宫啊。做了几天工作呀,收效甚微。于是,今天只能动用强力了,,没办法。结果,用这强压一压,老百姓反了呀!老百姓纷纷地拿起锄头、铁锹、镰刀、木棒,要对抗官兵啊。把我们的一堆人围在里头了。我们接到报告之后,马上派兵又把这老百姓围困当中了。现在群情激愤,一触即发。所以,长孙大人让我们赶紧地来报告给二公子!”
“啊?!”李世民一听,又是一惊,“在我太原没出过这样的事儿啊。我父亲爱民如子。无论出现什么事情,只要我父亲一声令下,百姓是踊跃支持。就算是皇上去征高句丽,征粮征人,我们太原也没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啊,怎么会突然间因为盖一座晋阳宫,征几天民力,老百姓就要造反呢?”
“我们也不知道啊。”
“嗯……”李世民眼珠一转——看来背后定有其他势力呀。“快!我赶紧去看看!”
“哎!”有人牵过李世民的马来。
李世民告诉刘文静:“你要继续在这里拆迁庙宇,我去去就来!”
“哎!二郎,你要多加小心!”
李世民飞身上马,带着随从,被那报事的领着,快马加鞭赶到事发当场一看,哎哟!真地闹到天上去了,乌泱泱、乌泱泱,中间是老百姓,群情激奋,手里拿着锄头、拿着镰刀往天上直划拉。周围围的全是官兵,马三宝、殷开山亲自带队:“别吵吵!别吵吵!把东西放下!把、把、把武器放下!”
里面长孙顺德、温大雅和几位征民夫的当兵的,这几个人吓得脸色铁青。长孙顺德、温大雅都是文官,没想到遇到这事儿呢:“呃……各位!各位!听我们解释,听我们解释!这……这都是为国为民的……”
“去!去!少少这些!哇哇哇……哗哗哗……”乱吵吵,眼看要失控了。
李世民赶到当场,离多远就斗丹田喊了一声:“呦——众位乡亲!静一静!静一静!我到啦——”
李世民这一嗓子还真管用!这小伙子十六岁呀,那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那嗓子都不用保护。怎么?像我们呢,还得保护嗓子。怎么?年岁大了,你要是吼一晚上卡拉ok,第二天嗓子准得沙哑。人家小伙子不用。怎么的?就算吼一晚上,第二天早上照样吼!他恢复得快呀。所以,喊了一嗓子,传出多远去。
“哎哟!”首先最外层马三宝、殷开山看到了。“二郎来了!二郎来了!”
“各位,各位,各位……安静!安静!二公子到——”
这当兵的一喊,老百姓一听,谁来了?二公子?哟!李世民来了!李世民对并州百姓来说太熟悉不过了。你别看并州是李渊执掌的,但很多具体工作都是李渊这几个儿子完成的。尤其是李世民,平易近人,经常地到田间地头跟农民百姓来打成一片。哪儿有灾了,来赈灾;丰收了,来祭祀天地;春耕的时候,来扶犁;秋收的时候,帮着百姓干活;还经常地开展扶贫工作。哪有五保户了?说:“那年代还有五保户?”啊,反正是就那意思吧——哪家生活困难呢,哎,李世民就代表官府经常地慰问慰问,发一些慰劳品,让大家共同集资帮助帮助。所以,在老百姓心中,二郎李世民这个孩子,仁义!为什么人家叫李世民呢?那真格的是救世济民呢!尤其是那年轻的小女孩儿,甚至说那大姑娘、小媳妇儿,都是李世民的铁杆儿粉丝啊!李世民就是她们择偶的标准或者她们心目中男人的标准!所以,只要李世民一来,往往围着很多的女性朋友。说:“那年代的大姑娘、小媳妇儿能出门啊?”隋唐年间嘛,咱老说,开放得很,不像后世。女性也直接表达胸臆。所以,李世民在民间的基础很牢靠。这么一喊,顿时,百姓不闹腾了,静下来了。
李世民催马来到近前,飞身下马,把马缰绳往旁边一扔,有人赶紧抓住,把马带到一边。李世民,“噔噔噔”往前抢了几步,来到事发当场,一瞪眼。跟谁瞪眼?跟马三宝、殷开山瞪眼:“你们干嘛?干嘛?!为何包围百姓,嗯?!”
“呃……二郎,他……他们太不像话了!要打长孙大人,要打温大人……”
“退到一旁!让兵将退到一旁!我们太原的兵永远不要把刀对准百姓!”
“哎,哎,好!快!快撤!撤!”
一声令下,包围百姓的兵将“欻”撤下去了,跑一旁待着去了。
李世民迈步再往里走,就来到百姓近前,冲着百姓作一罗圈儿揖,拱了一圈手啊:“各位父老!各位父老!能不能看在我李世民的面上先解了围,让长孙大人、温大人等人先出来?愿意围,围我李世民!我李世民进去,我站在上面,大家有什么事跟我说行不行?”说着话,李世民一边拱手一边往里闯,“谢谢各位!闪一闪,借一借,我李世民进去,有话跟我说好不好?”
就这么,老百姓自动往旁边一闪,李世民迈步进去了。来到里面的高台之上。
说高台,就是个土堆。长孙顺德、温大雅几个人被百姓逼到这个地方了,无处可逃了。一看李世民来了,哎呀,长孙顺德赶紧过来,“二郎,你、你看这怎么办啊?”
“我都知道了。呃……两位大人,你们先带人出去,我在这里跟百姓说话。”
“这……这、这可不行啊!这、这百姓都红了眼了,刚才差一点没打起来。你看,你看我胳膊上,这、这都是被他们打的呀,差一点没闯进来!”
李世民说:“不用担心我。太原百姓那都是文明的百姓,都是讲道理的百姓,我想我在这里,百姓不会为难我这么一个小孩儿啊。请两位大人赶紧出去!各位父老,放一条路吧!”
百姓撇撇嘴,“哗——”往旁边一撤,放出道路。
温大雅、长孙顺德带着人没办法由打这条小道出去了。
他们刚一离开,“唰——”百姓又围上来,把李世民围困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