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苏威,老宰相,那是个政治家呀,头脑清醒。因为他看到这些年劳役不息,百姓思乱。所以,也希望以此警告隋炀帝:算了吧,咱赶紧息兵罢战吧!回国之后,停止老百姓的劳役,让大家休养生息吧。这样一来,咱大隋还有一线生机。不然的话,咱内部就得乱呢。
可惜,隋炀帝现在一门心思只放在杨玄感身上,对这些事他根本没有领悟啊——我现在平了杨玄感就行了。其他臣子,我看也不至于造反。
不至于造反?又反了一个!谁呀?隋炀帝身边的兵部侍郎,就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这个人叫斛斯政,跑了!跑哪儿去了?投敌叛国了,投奔高句丽了。您说这不要命吗?
斛斯政乃是北魏太保尚书令斛斯椿的孙子,出身代北官宦世家呀。本身才华横溢,很有才干。所以,被当年的越王杨素所器重。杨素一个劲地往上推他。这个越王杨素还真就是爱才,他奸不假,爱贪污不假。但是,确实爱才,也善能发现人才,就一个劲地向朝廷推举斛斯政。斛斯政也因此一路官运亨通。大业年间,他就升任尚书省兵曹郎。那您想想,斛斯政跟杨素能不走得近吗?跟杨素关系特别铁,跟杨素之子杨玄感兄弟都是关系好的哥们儿啊。当然了,在这个尚书省兵曹郎的职务上做得也非常好,深受隋炀帝的称赞。
隋炀帝也非常信任他。在隋炀帝第一次征辽的时候,兵部尚书段文振病死在了半道之上。兵部侍郎员雅后也因为兵败被杨广罢职。您看,现在兵部,一个正部长死了,一个副部长被罢职了。那军机要务交给谁呢?就交给了尚书省兵曹郎斛斯政。但是,你在尚书省啊,你现在统兵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干脆,就把你调到兵部升任兵部侍郎!你就是兵部副当家的,你统兵!正当家的现在没有。等咱们打完高句丽回来,就把你升为兵部尚书!可见隋炀帝杨广对斛斯政是非常信任。
其实,兵部尚书段文振这个老尚书死前就曾经多次提醒过隋炀帝说:“陛下,您一定要注意斛斯政啊。这个人为人险薄。”什么是“险薄”呀?又阴险又刻薄!“这个人不可委以机要!”
但隋炀帝他认为自己眼睛毒,相信自己——你们还没我看人看得准!我觉得斛斯政这人不错。
所以,段文振几次劝谏,隋炀帝都当成耳边风了。于是,在关键时刻委斛斯政重任。
结果,杨玄感这不谋反了吗?谋反之前,杨玄感不派人送信到辽东要把自己跟随皇帝东征的杨玄纵、杨万硕这几个兄弟给调回来吗?但怎么调回来呀?调是调不回来,你们只能逃回来。怎么逃回来呀?那我就得找我的好朋友斛斯政帮忙了。
于是,杨玄感暗地给斛斯政通谋,让斛斯政帮自己的兄弟返回黎阳。
斛斯政就偷偷地伪造了文碟,就把这杨氏兄弟给放走了。
当然了,杨万硕在途经河北高阳县的时候,被监事徐华抓住了。徐华一看是逃兵。但是,这可是杨玄感的弟弟。徐华不敢擅自做主,于是,就把杨万硕派人解送到了涿郡燕王罗艺那里。
罗艺一看这情况,看了看儿子罗成就问:“公然,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置杨万硕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罗成冷笑一声:“对这种叛国之臣,那还用客气吗?直接斩了不就完了吗?!”
“对!杀!”
罗艺那叫罗阎王啊,一纸令下就把杨万硕斩杀在涿郡了。
杨玄纵便宜,逃回来了。
这俩小子刚一回去,杨玄感谋反的事败露了,传到隋炀帝杨广耳朵里。杨广赶紧地派兵:“把杨玄感的俩兄弟给朕抓住!他俩兄弟还在我军营当中呢!他敢反叛?他反叛,拿他兄弟问罪!”
结果,派人一找,杨万硕、杨玄纵全不见了。“人跑哪儿去了?谁给放走的?给我查!”
那隋炀帝能干吗?要穷查杨玄纵的党羽呀。
这一下子,兵部侍郎斛斯政可就发了毛喽——哎呦!这纸里可包不住火呀。迟早有一天,就得查到我头上啊。查到我头上,我好得了吗?!嘿!干脆呀,别等杨广下手,我跑吧!往哪儿跑?往国内跑?现在跑不了,到处是卡子呀。另外,皇帝现在也已然启程往国内返了。现在就得反着跑啊!要想活命,我往高句丽跑!于是,斛斯政偷偷地就投奔高句丽了。
那人家高句丽能要你这一个大隋的兵部尚书吗?我有价值啊!我当年做的是尚书省的兵曹郎,我这一阵子又做的兵部侍郎,我久知兵部机要啊,我对隋朝的军事部署内外情况十分熟悉呀。只要你们肯收留我,我把隋军全部机密作战方案我都给你们!
您看,要不说是投敌叛国呀!这也是可耻的叛徒啊!
人高句丽一听,那行啊!哎呦,喜出望外!这不是从天上掉下馅饼来了吗?不就是养活一条狗吗?这算啥?一日也就三餐而已!能得到隋军的军事要密,那对我们高句丽是大大有利呀!你过来吧!
于是,这斛斯政就投敌叛了国了。
这下子,可把隋炀帝给气坏了呀!而且是大为震动!马上派将作少监阎毗率领两千骑兵:“给我追!”
阎毗这人您还记得吧?开的永济渠,人家是开河总管。现在也跟随隋炀帝来征辽了。领旨之后,阎毗不敢怠慢,立刻率领两千骑兵沿后追赶。但等追上了,也发现斛斯政已经逃到了高句丽的柏崖城了。阎毗大怒,说:“皇上让我必须抓住斛斯政,不能让这小子跑了!给我攻打柏崖城!”
结果,两千骑兵攻打两天没能拿下。
“唉!”隋炀帝闻报无可奈何呀。怎么?你让骑兵去攻城确实够呛。只得命令阎毗速退——你回来吧。我们大军已经返国了,你别带着两千军再留在高句丽被人家给打了埋伏,再把你俘虏了,那不更损失更大吗?回来吧!
阎毗没办法,带着两千骑兵往后退。结果,半路之上得暴病死了,年仅五十岁呀。
哎呦!隋炀帝那对斛斯政更加恨之入骨了。严厉查办斛斯政的党羽。
这一查,有人打了小报告,说:“治礼郎高士廉与斛斯政多有交游啊,平常俩人的关系特别好。”
嗯?杨广一听,管他是谁呢?只要跟斛斯政有关系的,一律给我贬黜!“把他给我贬到岭南朱鸢县做主簿去!”
一道旨意就把治礼郎高士廉连贬到岭南去了。
那高士廉现在在什么地方呢?高士廉现在正在涿郡呢。在涿郡干嘛呢?在涿郡为太原侯李渊的次子李世民主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