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哈根 作品

第1316章 儒修七重境(第2页)

 儒者立功,贤者立言,圣者立德。

 所谓‘立言’,通俗点说,就是吹牛逼。

 贤者立言的意思就是,你吹的牛逼,都能实现。

 这个就厉害了。

 比如说儒修贤者和敌人打架,说一句,“你木有小鸡鸡”,然后对手就莫名其妙地太监了。

 这还怎么打?

 当然,所有的能力都是在规则范围内的。

 你牛逼吹得越狠,所需要的法力也要足够。比如说,你吹自己枪神在世,也得有相应的腰力才可以。否则损伤的是自己。

 第五重‘大儒’境,注重‘通达’。

 修到这个境界,就是通俗意义上说的,‘读书读通了’。无论是治理江山社稷,还是带兵打仗,亦或是经商做官,都无往不利。

 清党的首领朱冠淸,就是‘大儒’境。

 第六重,‘小圣’境,‘知行合一’。

 到了这个境界,儒修就算得了‘小道’了。你的认知能到哪个程度,自己的能力就同时也能跟上。

 比如说,你知道了雷电的工作原理,自己就能制造雷电,用雷电御敌。

 第七重,‘儒圣’境,‘仁者无敌’。

 仁,是儒修至高奥义。

 胸襟广阔,能容山川星河,法力通天,无视空间时间。

 无界,无优,无我,无敌,可称仁。

 道修成仙,释修成佛,而儒修,则成圣。

 修到最后,殊途同归,都可以得天地大逍遥。

 韩东发现,昆墟界的儒修体系,和地球华国的儒家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很容易就get到其中的点。

 区别也就是这个世界有天地灵气支撑,所以‘格物穷理’领悟到的奥义,能够转化为个人的超凡实力。

 所谓一法通,万法通,天地奥义本就相同,道家和儒家修到最后,殊途同归,也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韩东觉得,整个儒修体系,倒是很合自己胃口。

 也许因为他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教育吧,所以对儒修有种异样的亲切感。

 因为有道修的基础在,再加上在地球所受的儒家教育,韩东一个晚上的时间,便修到了第三重:‘儒生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钻研了儒修的体系,他在道修上也有所触动,到了第二天早上,居然从法相境三层巅峰,顺利突破到法相四层!

 事实证明,儒道双修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不仅不会影响修为,反而会触类旁通,互相促进。

 在金庸的小说中,儒道双修的人物也是存在的。比如说全真派掌教王重阳,以及《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都是儒道双修。而且成就极高。

 韩东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不过,他因为在地球接受的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教育,所以修起儒来事半功倍。

 别人要苦修一二十年才能达到的境界,他一个晚上就达成了。

 ‘儒生境’,在儒修体系中,已经算是不弱的存在了。

 孟子非得知韩东一个晚上就修到了儒修第三重,震惊到几乎失语。连称陛下真乃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