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等两日,我来拿,这是定金。”
“好。”
……
谢启峰这两日也没有闲着,他以高价一两一只的价格收购了悟哥儿的小母鸡。
把鸡胸单独挑出来,和村子里收购的香菇一起做成了纯天然的鸡精,撒些在饭菜中很是提鲜。
晓哥儿那日来寻悟哥儿玩,正巧尝到了谢启峰做的肥肠面。
本来他对谢启峰没什么印象,这次却对悟哥儿产生了深深的羡慕。
这也太好吃了,悟哥儿以后嫁给谢启峰岂不是每天都能吃到这么美味的饭菜,不过现在也可以每天都吃到…..
晓哥儿一边大口吃肉,一边在心里决定以后一定要和悟哥儿住的近一些,这样就可以长期蹭饭了。
这顿饭甚至让晓哥儿立志以后要找一个厨子,但是中途被“骗子”骗走就是后话了。
这个时代分南北两方,两方差异较大,南地喜食大米,而北地偏爱面食。
悟哥儿他们所在的府城处于南北交界之处,人们的饮食喜好也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像悟哥儿家里就更爱面食,每日的主食都是面饼,或者谢启峰做的馒头。
但是村子里其他人家,因为口味的不同,有的就更爱吃米饭。
镇子上也是这样。
在初夏的季节,镇子上的米铺价格三十文一升,面价稍稍便宜,二十文一升。
谢启峰买了一石面,花了不到二两银子,一石面加水做成面条,能做一石二三的面条。
普通姑娘或小哥儿一顿能吃二两面,卖力气的汉子吃四两也就够了,那么一碗肥肠面中面的成本就在三文到六文钱中。
只有肥肠,虽然杨老大执意送给他表示分文不取,但谢启峰知道若是日后赚到钱,那么再免费拿取就不好。
他不想为此坏了杨老大和许屠户的关系。
倒还不如一开始就定好价格,所以谢启峰跟杨老大商议每斤给五文钱,若是杨老大觉得不合适,随时可以涨价。
这猪下水本来就卖不上价,谢启峰能给五文钱杨老大还觉得太多了,当即就连连摆手表示不可能涨价。
在一碗面中肥肠也就放二两,成本价在一文左右,加上各种调料、青菜、还有烧水用的柴,一碗面的成本就在六文到八文。
还有桌子和凳子,小推车总共花费了八两银子,也要加到成本里去。
谢启峰先是征求了悟哥儿和许屠户的意见,又去镇子上看了看其他的摊子定价。
一个肉包子五文钱,还只有一点点肉,成年人吃四五个才能填饱肚子。一碗羊汤价格要二十文,里面零星的飘着些碎肉,好在汤是用羊骨熬的,味道也不错。
经过考察之后,谢启峰决定把一碗面价格定在十八文钱,这样一碗纯利润大约有十文。
而且就算穷人也能吃得起,而且他想大块大块肉的面总比价贵还没有太多肉的面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