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墨 作品

第592章 口味上的递进(第2页)

 并且又不能夺走了后面菜的那份精彩。

 但这样一口吃下的白菜大虾,还是让外宾再次被震惊了。

 “哇哦,只有一口吗?真的不够吃。”

 “味道真的好棒。”

 “这个味道,淡淡的甜味,还有一种独特的清香,虾肉吃起来让我觉得根本吃不够。”

 不要说是外国人了,省里陪同的不少人,还有另外受邀的一些陪同企业老板,他们对这一口的白菜大虾也都感到意犹未尽。

 这次受邀的本省企业家里,还有冯正明的三叔冯建栋。

 冯建栋在吃了这一口的白菜大虾后。

 他忍不住感叹:“正明的厨艺真是又进步了啊。”

 这小小的一口白菜大虾。

 冯正明选用了最嫩的大白菜叶,经过虾油和虾汤烧制,完全把虾的那份鲜味吸足了,最后再和虾仁放在一起。

 一口吃下去,吸足虾油和虾汤鲜味的白菜叶,软烂中带着几分脆。

 再搭配上Q弹的虾仁,很淡的一点点调味。

 真是一个相当惊艳的开场。

 接下来的菜,是一小块的红烧肉搭配鲍鱼。

 看到这么一道菜上桌,猛一看会让所有人觉得,会不会这道菜口味有些重?

 可真吃起来,会发现这道菜味道竟然不是大家想想那么重。

 红烧肉炖的非常酥烂,几乎入口瞬间能化开。

 鲍鱼也被烧的恰到好处,甚至还带那么一点点糖心。

 当然让外国人意想不到的,还有其中搭配的一朵用青菜根雕的小花。

 吃起来也是特别清爽,瞬间会把红烧肉和鲍鱼油腻清掉。

 这道菜之后,接下来上的是焦熘鱼段。

 冯正明也给这焦熘鱼段搭配上一些焯熟的芦笋段。

 吃到这道菜,受邀陪同的一些懂吃的客人,品尝出了冯正明今天一些菜的安排。

 口味上是在层层递进,味道上在逐渐加重,并且鱼肉和青菜是相互穿插。

 不会

一下子出现把人给腻住的那种味道。

 而且这些菜调口上,明显相当受外宾们的喜欢。

 焦熘鱼段上来,让外宾们吃的是很喜欢。

 一位外宾表示让他想起家乡的炸鱼。

 但是很明显,冯正明上的焦熘鱼段味道上要比他家乡炸鱼味道更好。

 这些菜一道一道上过,中间冯正明给客人上了一些面点。

 算是吕重山相当拿手的一些面点。

 是用发面捏成了造型的花饽饽。

 这种独特的面点,也让外宾们觉得相当喜欢。

 面点品尝过后,终于到了冯正明如今很出名的菜,乌龙戏珠。

 冯正明依旧是一人一份上菜。

 一根海参两根葱,一颗绣球干贝搭配上一颗龙虾球。

 为了方便国内的人用筷子吃这道菜,冯正明在上桌前还让传菜服务人员把海参切成小段。

 因为有中间虾胶内馅的缘故,切开的海参并不会出现散落的情况。

 这道菜的上桌,算是把这场餐会推向一个高潮。

 让现场的所有人都体会到,鲁菜的那份所谓精髓所在。

 冯建栋细细品味这道菜,真是越吃越觉得冯正明手艺有点出神入化。

 乌龙戏珠上桌后,后厨里正式进入最忙碌的时刻。

 李辉东、曹志国、顾志成和夏蕙分别进行着芙蓉蟹的烹饪。

 这个菜的关键在于必须要现做,还要趁热上菜。

 所以四个人分别烹饪多份,几乎是不能出错。

 冯正明则是负责最后的乌鱼蛋汤。

 在李辉东、曹志国、顾志成和夏蕙四个人的努力下。

 终于算是完成了芙蓉蟹这道菜。

 接着传菜服务人员迅速把这道菜上桌。

 在乌龙戏珠的重口味过后。

 来上这样一道清新,带着几分雅致的菜。

 还真是一个相当好的收尾。

 趁热吃的时候,浓郁的蟹味,另外一种有些特别的鲜美。

 能够清理掉前边乌龙戏珠的一些油腻。

 当最后的乌鱼蛋汤收尾上桌。

 喝着酸黄瓜调味出的乌鱼蛋汤,每个人脸上都浮现出一份幸福感。

 冯建栋一边喝汤一边再次忍不住嘀咕:“这顿饭吃的太值了。”

 可以说冯正明这顿饭菜品的安排,让所有人都很惊艳。

 尤其让省里的几位领导,和齐鲁的一些企业家,第一次品味到完全不同的鲁菜,有些颠覆他们以前对鲁菜的印象。

 当然最关键是,今天冯正明率领汇泉楼出的菜,让外宾们相当满意。

 让外宾们对鲁菜留下相当好的印象。

 几个外宾是真的赞不绝口。

 让省里的几位领导相当满意冯正明安排。

 等到餐会结束,外宾再次要求见一见冯正明和他厨师团队。

 冯正明自然让后厨所有人都出来见一见。

 外宾询问冯正明他们鲁菜是不是就这样的时候。

 冯正明很坦诚回答:“我们做的是传统鲁菜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变的鲁菜,为的是可以更适合各位的口味,可能各位在其他地方未必能吃到这样的鲁菜。”

 听完翻译的话,这次外宾代表团领头的人开口又问。

 “你的意思是,我们只能在你的汇泉楼吃到这样的菜?”

 冯正明听完翻译,他笑了笑回答:“暂时只有汇泉楼能吃到,不过相信以后,其他一些餐馆和酒楼也会有所改变,也可能会出现和我们一样味道的菜。”

 最后冯正明补充说:“欢迎各位再来汇泉楼。”

 听翻译把话翻译过后,外宾们也都笑起来。

 大家已经明白,冯正明不愧是全国烹饪大赛的状元。

 他的手艺确实和其他餐馆酒楼的鲁菜不同。

 不能说冯正明做的菜是正宗鲁菜。

 但他做了一些改变,使得菜更加符合外宾的口味。

 而且他是在传统经典鲁菜基础上进行创新。

 每一样鲁菜技法的融会贯通,是他最大的依仗。

 最后,外宾即将离去前,再次称赞冯正明的厨艺,纷纷表示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再次品尝到冯正明的手艺。

 这场餐会结束,省里的领导们对结果是相当满意。

 本来他们是借用这场餐会和国

外进行一些美食文化的交流。

 冯正明和汇泉楼众人表现,简直超出他们原本预期太多。(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