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墨 作品

第558章 和老师傅们探讨

 冯国峰一家人回来,让冯爷爷感到很开心。

 尤其知道大儿子一家之后要留下国内,更让冯爷爷非常欣慰。

 冯国峰在国外十年时间,如今也算是学成归来,为国效力。

 这也是冯爷爷一直所希望看到的。

 时间进入二月,冯正明再次忙碌起来。

 他每天除了需要来往汇泉楼和冯家干饭铺之外,还需要去省里和老师傅们商讨,省里春节晚宴的菜单。

 因为这场春节前的晚宴,需要招待的很多是外国人、海外侨胞,还有全省的劳模,以及战争年代的老兵们。

 所以菜品的选择,每道菜的调味都是相当重要。

 必须要考虑到不同人口味上的差别。

 更为重要的是,既要能够体现出鲁菜的精细,又要让劳模和老兵们也都吃起来适口。

 冯正明和老师傅们进行了多天的讨论。

 实际上,说是讨论,但菜单上的菜,几乎都是冯正明提出。

 然后老师傅们进行审核,给出一些他们多年经验建议。

 比如冯正明决定要上一道经典鲁菜白菜大虾。

 老师傅们给出的建议是,这道菜可以做,但必须要剥出虾仁去做,而且白菜只能选用最内层的菜叶,一定要保证白菜做出来不能有筋。

 冯正明给出葱烧海参搭配上米饭的形式。

 老师傅们给出建议:不能只上米饭,因为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可能吃不惯米饭,要准备一些面食搭配。

 冯正明听从老师傅们建议进行改进。

 把他全国烹饪大赛上那道乌龙戏珠进行拆解。

 到时候给每位现场的客人,分别上一根海参、一颗绣球干贝和一枚龙虾球。

 这么搭配组合起来,让每位客人都可以品尝到自己的乌龙戏珠。

 对此,老师傅们的建议是,上桌前要把海参切好段。

 还有绣球干贝、龙虾球也最好是切开上桌。

 总之老师傅们的经验,还是照顾受邀参加春节晚宴里,上了年纪的一些人。

 他们平时用惯了筷子,如果不帮他们切好,让他们直接用筷子夹起来吃有些难下口。

 其实冯正明倒是觉得,自己灌了内馅的海参,整根咬着吃会更有味道。

 当然,他只是这样去想,还是要听从老师傅们建议。

 其中最让老师傅们感到惊艳的,是冯正明改良后的乌鱼蛋汤。

 原本鲁菜里乌鱼蛋汤,因为要进行勾芡。

 说是乌鱼蛋汤,但应该算是羹。

 冯正明进行了改良,他不进行勾芡,是用老鸡炖煮的汤,再进行一番扫汤后,获得茶色的清鸡汤。

 然后调味的时候,他没有用醋去调味,而是用酸黄瓜罐头的汁。

 整道汤出来,淡茶色的汤汁里,一片一片白色乌鱼蛋,搭配上几根虫草花。

 汤喝起来酸酸辣辣,酸又不是那种很刺激的酸味。

 搭配上胡椒粉的辣,经过冯正明独特调味,老师傅们在第一次喝的时候,都感到相当惊艳。

 现场崔老师傅直接夸赞:“正明你这道汤调味是真的很好。”

 苏老师傅好奇问:“你怎么会想到,用酸黄瓜汁调味?这个酸喝着真是很舒服。”

 受邀来的夏老师傅也感叹:“你总有奇思妙想,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孙老师傅笑着说:“这个调味真是很美味,恐怕即便是把配方告诉别人,别人也未必能精准调出你这个味道。”

 颜老师傅也感叹:“正明在调味上确实总有一些奇妙的尝试。”

 获得老师傅们的认可,冯正明很自然敲定这道汤。

 “师父、师伯、师叔你们都认可,那今年我就上这道汤。”

 老师傅们闻言面面相觑,随后都露出笑容点头认可。

 省里晚宴招待,会有一些外国人,做鱼的时候是不能有刺。

 所以自然不可能上糖醋鲤鱼。

 不过冯正明也有准备,他是直接选用了海鲈鱼,做了一个酸甜口的焦熘鱼段。

 过年嘛,总要有甜的菜增添一份甜蜜和喜庆。

 老师傅们在看完冯正明菜单后。

 崔老师傅问:“正明,你这份菜单上,都是鲁菜?”

 冯正明点头:“是的,都是鲁菜,我只是在口味上做了一些调整,尽可能还是还原出鲁菜的特色。”

 崔老师傅又问:“你这个仿熊掌鲍鱼,是你在全国大赛上做的那个?”

 冯正明点头:“是的,全国大赛上的那道,到时候我也会分成一份一份,给每一位客人上一个小的仿熊掌,搭配上仿鲍鱼。”

 苏老师傅提醒:“你记得上菜的时候,也是要给切好了,不能整块上。”

 冯正明笑着回应:“苏师伯放心,我都会有安排。”

 说着冯正明掏出自己随身的一个小笔记本。

 等他打开了小笔记本后,老师傅们才看到。

 在这个冯正明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上,记录下了不少注意事项。

 上面的内容可以说事无巨细,囊括了每道菜的注意点,以及每道菜上菜时候要如何安排。

 海参和仿熊掌鲍鱼的切块,也都被冯正明记录在本子上。

 小笔记本上,还记录一些菜肴烹饪的小细节。

 翻看了一下笔记本,孙老师傅开了句玩笑。

 “正明这个本子可值钱了,谁得到这个本子,按照本子上所记录的菜谱去做菜,真能成一个很利害的大厨,可以自己开个馆子。”

 这句玩笑话,把在场大家都给逗乐了。

 冯正明笑着问:“几位师伯、师叔,要不要我找人摘抄一份,给你们?”

 崔老师傅有些惊讶:“你摘抄一份给我们?你不怕我们传出去?”

 冯正明说:“传出去不是很好?让更多人可以把鲁菜做好。”

 这话让几位老师傅再次惊讶。

 他们没有想到,冯正明如此大度,愿意分享出他的一些秘方。

 冯正明见老师傅们都很惊讶,他笑了笑说:“当初我学厨的时候,师父和师兄没有对我留一手,对我是倾囊相授的。

 后来我参加全国大赛前,去请教各位师伯、师叔,你们也把所学都教给我。

 我这本子上的东西,实际上不过是鲁菜传承的一些总结。

 所以为什么不能分享出去呢?

 如果能帮到更多鲁菜厨师,我觉得是一件大好事。”

 这么一番话,让老师傅们都不禁觉得,和冯正明相比,自己的格局还是小了。